黃淑和在《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志》有關分卷編纂工作視頻會議上的講話
黃淑和在《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志》有關分卷編纂工作視頻會議上的講話

文章來源:國資委綜合局 發布時間:2009-06-16
牢記使命 扎實工作 全力做好志書編纂工作
——在《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志》有關分卷
編纂工作視頻會議上的講話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 黃淑和
(二○○九年六月十二日)
同志們:
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涉及范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特大地震。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奪取了抗震救災的全面勝利。在這場艱苦卓絕的抗震救災斗爭中,中央企業作為“共和國長子”,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工作部署,始終把國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不惜代價,不講條件,全力投入抗震救災,承擔了中央企業應盡的責任,表現出了敢于擔當、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精神,涌現出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中央企業這種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值得永載史冊。
2008年10月,為了記錄偉大的抗震救災斗爭事跡和抗震救災精神,國務院批準編纂《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志》。志書共設11個分卷,其中我委參與編纂的有6個分卷:民政部牽頭編纂的《社會賑災志》、《災區生活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牽頭編纂的《英模人物志》,國家地震局牽頭編纂的《地震災害志》,總參謀部牽頭編纂的《搶險救災志》,國家發改委牽頭編纂的《災后重建志》。榮融同志對做好這項工作非常重視,國資委專門成立了編纂領導小組,由我擔任組長。今天,我們召開視頻會議,進行動員和部署,就是為了保質、保量、按期完成《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志》各有關分卷的編纂任務,并在此基礎上編纂《中央企業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志》,以史料形式把中央企業所做的工作真實記載下來。
一、高度重視,充分認識編纂工作的重要意義
編纂《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志》和《中央企業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志》,對于全面、客觀、系統地記述這場特大地震災害和抗震救災工作,系統總結抗震救災經驗,加強應急管理能力建設,提高防災減災工作水平,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首先是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的需要。偉大抗震救災精神,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集中體現和新的發展,需要大力弘揚和傳承。我們參與編纂抗震救災志有關分卷,就是要以志書的形式,展現中央企業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和風貌,展現全體干部職工和衷共濟、共克時艱的精神,展現干部群眾無私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境界,并使之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轉化為我們進一步推動中央企業改革發展、有效應對金融危機的不竭動力。
其次是傳承修志優秀文化傳統,記載抗震救災重大歷史事件的需要。古人說,治天下者以史為鑒,治郡國者以志為鑒。志書既能體現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窮魅力,也能標志現代文明和歷史文明的一脈相承。我國歷來有修史編志、存史資鑒的優良傳統,尤其重視對自然災害的記載,留存下來大量具有極高科研價值和豐富文化價值的防災救災史料。這次抗震救災工作是開展最及時、動員最廣泛、組織最有力、效果最明顯的成功案例。我們編纂《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志》有關分卷和《中央企業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志》,就是為今后做好抗災救災工作留下可供借鑒的史料,為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留下寶貴資源。
第三是提高中央企業文化建設水平,提升中央企業競爭力的需要。中央企業在抗震救災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迎難而上,表現出了崇高的政治覺悟、大局意識、人文精神和頑強斗志。在編纂《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志》有關分卷和《中央企業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志》中,更全面、更詳細、更準確、更有力地記載中央企業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將進一步促進中央企業文化建設,進一步提升中央企業的對外影響力和競爭力。
第四是充分展現中央企業良好形象,增強中央企業應急管理能力的需要。為保護災區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中央企業的廣大干部職工,臨千險而不避,雖萬死而不辭,義無反顧地挑起了抗擊地震災害和災后重建的重擔,發揮了共和國脊梁的作用。中央企業臨危不懼、反應迅速、奮起自救,并積極支援災區,全力減輕災區人民的生命財產損失,充分體現了中央企業的應急管理能力和水平。認真總結中央企業奮起自救、實施互救的寶貴經驗,將進一步增強中央企業應急管理能力,提高抗災救災工作水平。
二、加強領導,認真做好編纂工作
下面,我就做好編纂工作提出四點要求:
(一)把握好三個原則
一是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志》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由國家層面組織、針對特大自然災害而編纂的志書,社會關注度高,歷史影響久遠。為此,要把好“四關”:一要把好政治關。全面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避免出現政治性和科學性差錯;二要把好內容關。志稿篇章結構、章節內容務求完整、翔實、準確;三要把好文字關。志稿文字表述務求嚴謹、生動;四要把好體例關。要確保符合志書的編纂體例和規范要求。總之,要通過努力,使我們參與編纂的分卷志書和《中央企業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志》成為高質量的傳世之作,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
二是堅持全面、完整、準確的原則。我們承編的6個分卷涉及面廣,內容很多,必須認真全面地做好資料收集工作。《地震災害志》中要把受災中央企業人員傷亡情況,房屋、基礎設施、設備毀壞情況和經濟損失等情況充分反映出來。《搶險救災志》中要把中央企業抗震救災部署、應急措施、指揮機構、救援力量、物資準備、救災保障,搶救生命財產及基礎設施,防止次生災害,組織慰問等情況充分反映出來。《災區生活志》中要把受災中央企業員工基本生活需求,生活救助,安置情況,遇難者員工家屬安置情況,生活燃料及市場供應情況,組織生產自救等情況充分反映出來。《社會賑災志》中要把中央企業捐贈情況,志愿者隊伍等情況充分反映出來。《災后重建志》中要把受災中央企業災后重建計劃,中央企業對口支援情況等充分反映出來。《英模人物志》中要把國家表彰的英模人物及國資委表彰的英模人物如實反映出來。
三是堅持嚴守工作進度的原則。按照《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志》編纂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各分卷編纂進度不同。各中央企業要在7月15日前完成編纂《地震災害志》、《英模人物志》分卷的資料收集、編輯長篇和形成初稿工作;要在8月15日前,完成《災區生活志》、《社會賑災志》、《搶險救災志》的資料收集、編輯長篇和形成初稿工作;要在2010年年底前完成《災后重建志》的資料收集、編輯長篇和形成初稿工作。現在已經是六月中旬,時間很緊,任務很重,任何一個單位的工作如果不能按時完成,都有可能影響全志的如期出版。希望各中央企業務必樹立全局觀念,按照各分卷編纂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務,倒計時安排相關工作,按時將資料報送到我委的編纂辦公室,確保編纂工作按計劃總體順利推進。
(二)抓好三個落實
編纂《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志》有關分卷和《中央企業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志》,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部門多、專業性強、工作量大。必須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確保編纂工作如期推進和高質量完成。
一要落實組織,加強領導。國資委成立了領導小組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綜合局。各中央企業負責人要高度重視抗震救災志有關分卷的編纂工作,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和具體指導,定期檢查工作,做到領導到位、機構到位、條件到位。
二要落實責任,做好分工。抗震救災志的編纂工作必須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各中央企業要樹立大局意識和合作意識,圍繞編纂工作總體目標,把編纂工作納入本單位重要工作內容,認真完成好本單位承擔的編纂任務。
三是落實人員,加強培訓。志書有其特殊的編纂體例,修志工作有其專業化的相關要求。要編纂一部高水平的志書,需要一支專業過硬的修志隊伍。各中央企業要根據編纂工作的需要,把那些對汶川特大地震及抗震救災情況熟、政策水平高、文字功底好的同志選調到編纂工作隊伍中來。要通過舉辦培訓班、研討班、專業人員指導等多種形式,使全體參與編纂人員盡快熟悉、掌握相關政策和業務知識,掌握志書的編纂方法,爭取盡快進入角色。同時,要注意發揮專家的作用。
(三)要加強保密,用好資料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志》和《中央企業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志》屬國家級權威史料,編纂過程中需要收集、使用大量資料,哪些內容可以入志,哪些內容不能入志,要有一個科學、明確的界定。總的原則是,能公開的盡量公開,該保密的做好保密。有一些文件資料雖然定了密級,但內容已過保密期限或從內容上看可以公開的,應及時解密,為編纂工作所用。編纂工作也要自始至終做好資料保管工作,遵守保密紀律,各中央企業保密委員會要切實負起保密審查責任。
(四)要精益求精,寫出精品
編纂《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志》有關分卷和《中央企業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志》是黨和人民交給我們的重任,是歷史賦予我們的重托。各中央企業要始終本著對歷史、對國家、對人民負責的態度,按照《地方志工作條例》關于志書編纂質量的規定,高度重視,力求把志書編纂成為一部高水平的精品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