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以來,招商局一直堅持將提高經常性利潤和培育核心產業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主軸。招商局主要領導在不同的場合以不同的方式多次強調經常性利潤和核心產業培育發展對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性,并把經常性利潤和核心產業培育作為企業考核的重要指標。
通過2001—2003年的重整,招商局明確將交通運輸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經營與服務;金融投資與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列為三大核心產業。從2004年起,招商局按照“規模、質量、效益均衡發展”的指導思想,加強對核心產業的培育,通過增量改善業務、資產、盈利的結構和競爭力。同時,招商局提出了整合、優化、發展是企業工作的長期主題的觀念,通過對存量資產進行優化整合,改善資產質量,為核心產業的經營、發展創造了條件,提供了資源。
從2004年起,招商局先后完成了入股上海國際港務集團、重組控股南油集團、分拆公路上市、建設孖洲島修船基地、深圳西部港區碼頭擴建及銅鼓航道開工、青島集裝箱碼頭開港、增持招商證券、收購蛇口友聯泊位、實現SCT一期和二期的主導管理權、招商銀行和招商局能源運輸以及招商證券上市、設立招商銀行紐約分行、漳州開發區四區碼頭動工、入股湛江港集團、增持博時基金、獲取越南邊亭金星港口的主導開發權、投資寧波港、全資收購香港永隆銀行、投資廈漳大橋、合作經營青島集裝箱泊位、托管南山集團股權等重大投資及管理活動。其中,入股上海國際港務集團、重組控股南油集團等項目籌劃多年、醞釀已久。銅鼓航道開工結束了西部港區無直接出海通道的歷史。SCT一期和二期的主導管理權的實現,使深圳西部港口整合取得重大突破。入股湛江港集團,豐富了碼頭業務,優化了在中國沿海的碼頭布局。招商銀行和招商證券上市,充實了資本,增強了發展后勁。獲取越南邊亭金星港口的主導開發權、全資收購香港永隆銀行和設立招商銀行紐約分行等啟動了國際化的步伐。合作經營青島集裝箱泊位、托管南山集團股權等創新了碼頭業務的新模式。此外,招商局還與多個省市和大型央企簽訂合作框架協議,促進相互經濟業務的發展。
經過4年對核心產業的培育和發展,至2007年,招商局的業務已經出現了一個全新的局面。港口、航運、地產、物流等核心產業在拓展上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公司規模、布局、結構等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港口、地產、物流等企業已快速形成全國性布局;金融業發展、擴張步伐加快;能源運輸業的船隊規模、結構發生顯著變化;修造船業務能力有質的飛躍。
經常性利潤是企業的核心財務指標,是影響企業財務狀況的最關鍵因素。在提高經常性利潤上,招商局提出了進取性預算的指導思想,采取一種激勵機制鼓勵各企業經過努力提高經常性利潤,要求在預算上,要提高經常性利潤的年度遞增率。2004年起,招商局各企業通過加強經營管理、努力開拓市場、擴大業務規模,進一步挖掘存量資源的盈利潛力,經常性利潤繼續保持了較快的增長。
僅至2006年,招商局各一級企業即已全部實現了經常性利潤翻番或接近翻番,有的增長還超過了3倍。特別是,一些沒有較大投入的非核心產業企業,完全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了盈利的快速增長,資源經營效率不斷提高,對招商局集團的利潤貢獻逐年提升。
專題鏈接:中央企業第二任期考核優秀企業專題報道——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中央企業第二任期考核優秀企業專題報道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