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集團:讓7000萬世博訪客吃上放心飯
中糧集團:讓7000萬世博訪客吃上放心飯

發布時間:2010-10-15
一顆種子,最后變成世博餐桌上的一滴油、一碗米飯、一片面包,要經過怎樣的旅程?一個長達半年,處于高溫高濕的食品安全危險時段,多種飲食文化并存,參觀者達7000萬人次的超大規模盛會,怎樣才能從源頭確保食品安全?謎底就在距上海約3小時車程的張家港市金港鎮上的東海糧油工業(張家港)有限公司(下稱“東海糧油”)。這家中糧集團旗下的公司,不僅是全球最大的糧油食品綜合加工基地之一,也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指定的米面油供應、生產基地。
工序苛嚴
理瓶、洗瓶、灌裝、壓蓋、噴碼、貼標……經過東海糧油自動化小包裝油生產線上的各道工序,一批批的小包裝食用油將從這里啟程前往上海。此次東海糧油共供應世博會食用油、大米、面粉3個品種27個產品。
作為上海世博會的高級贊助商,中糧旗下的“福臨門”品牌產品成為上海世博會惟一指定糧油產品。中糧還將向上海世博會供應方便面、巧克力、調味醬等食品。
要進入生產車間,你必須經過嚴格的洗手六步驟。而要進入大米生產車間,還有一個特別的風淋室,從各個方向吹來的強風讓人一時間難以招架,這是為了吹去進入者身上的灰塵,避免污染。
因為實行自動化操作,生產車間的人很少,顯得有些安靜。按照工藝流程,原料米首先要經過篩選、風選、去石、磁選等清理工序,去除雜質,經過清理后,才能進行稻殼、谷粒和糙米的分離,并按精度標準去皮。
此后,還要經過篩分和長度分級,嚴格地將碎米分離,保證產品的整齊度。然后經過色選工序,將影響衛生品質和食用品質的黃粒米、白堊粒及不完善粒等剔除。工作人員稱:“國內僅有5臺最先進的色選機,東海糧油就有2臺。”此前,中糧集團也曾參與北京奧運的食品供應。不過,由于世博會長達半年,供應對象從運動員變為普通游客。世博糧油供應主要是做好內部的品控管理,“我們對每個環節的食品安全風險都做了危害分析,要求控制關鍵節點,確保食品安全”。
源頭“自己說了算”
但對于米面油而言,最關鍵的控制點并不在生產加工車間。從種植到加工再到餐桌,其間大約有7個環節:種植養殖、采購、運輸、倉 儲、生產加工、分撥、終端銷售,對于米面油而言,風險最大的是源頭,比如土壤安全、農藥施加等。供應世博的米面油并沒有特別限定原產地,比如大米中的江蘇米來自鹽城、射陽、連云港、姜堰;金典長粒香來自大慶;稻花香來自哈爾濱、五常、大慶;小麥則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江蘇、安徽。
那么,如何在這么大面積的范圍內實現源頭的安全控制?與奧運供應最大的不同是,中糧的全產業鏈戰略已經有了相對成熟的布局。”
2009年初,中糧提出了全產業鏈戰略,這是一條從“種植-收儲-加工”一直延伸到“貿易-品牌-分銷”的一體化產業鏈戰略,因為業務擴張到了種糧環節,故而可以確保產業鏈前端的可控。
原糧種植基地的土壤每年都會進行化驗,以了解其農藥殘留和酸堿平衡度,比如中糧在新疆屯河的番茄生產基地,種番茄之前,要對種子與土壤之間的適應度、病蟲害預警和土壤中的農殘、酸堿度等各種數據先做詳細的檢測。同時,施肥、用藥都有嚴格的管理,所需的農藥、殺蟲劑都由中糧以賒購的方式提供,防止農戶購買高殘留或者不合格的農藥。
為了確保從源頭開始“自己說了算”,中糧采取了訂單農業、返租倒包等形式。今后還將逐步實現更多的自產,以保證源頭控制。2009年9月,中糧曾組織30多名消費者實地考察了遼寧丹東的“中糧鴨綠江水稻合作社”,這個基地也是供應世博的基地之一。多次抽樣表明,這里的土地擁有豐富的氮、磷、鎂等元素,這些都是促進水稻生長發育的重要元素,也有助于消除土壤污染。當地全年日照時達到國內罕有的2484.3小時,接近新疆的日照時間。
48小時緊急召回
原糧待到成熟,就通過東海糧油的專用碼頭,和原糧的專用設備及輸送線路,直接進入筒倉儲存。整個收獲過程中,原糧和地面沒有任何接觸,最大限度減少了收割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物理和化學危害。筒倉還有自動溫控系統,糧食一旦出現異常,溫度就會升高,系統就會自動報警。而加工后的成品,小包裝油、大米會存在倉庫的立式貨架上,面粉則存放在6000平方米的專用倉庫內。所有供應世博的產品都要堆放在離地15厘米、離墻45厘米的塑料墊板上,禁止包裝直接與地面接觸。
而一旦采購方——上海世博局的訂單下達,這些米面油就會通過公路運輸,快速抵達世博園區。
出庫產品全部錄入公司ERP(企業資源管理)系統,單據上顯示運輸車輛的牌號、品種、噸位、到貨時間;散裝產品采用專用罐車,并進行鉛封,以便追溯。如果產品出現問題需要召回,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可以保證倉儲部門在2小時內查明該批產品的去向;業務部門則應在2小時內通知所有接收該批產品的客戶,并在48小時內實現緊急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