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鐵路作為鐵路交通的發展趨勢,是高新技術的系統集成,是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的集中體現。近年來,以中國中鐵為代表的中國鐵路建設企業在引進吸收的基礎上,全面掌握了高速鐵路成套技術,創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鐵路建造技術體系及較為完整的技術標準,成為引領世界高速鐵路發展的重要力量。
早在新中國成立前,作為擁有一百多年歷史淵源的中國中鐵的建設者就先后參加了胥唐、京奉、京張、隴海等中國早期鐵路的建設。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中鐵伴隨著共和國的發展迅速成長壯大,參加了成渝、寶成、成昆、蘭新、大秦、南昆、京九、青藏等百余條新中國鐵路干線的建設,在勘測設計、線下施工、軌道鋪設、電氣化工程、工業生產等領域,全面奠定在中國乃至世界鐵路建設領域的領先優勢。
新世紀以來,中國中鐵通過所承擔的“高速鐵路建造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企業的三級科技創新體系,加大高速鐵路建設技術的科研攻關,成功攻克和系統掌握了高速鐵路路基設計和施工技術、無砟軌道設計制造和施工技術、大跨度特長隧道和特大橋梁設計施工技術、高速鐵路接觸網懸掛技術、大型鐵路客站建造技術、高速道岔自主研發和制造技術,以及牽引供電技術、環境保護和節能技術等高速鐵路建設的關鍵技術,自主研發制造了900噸運梁車、900噸架橋機、500米長軌條鋪軌機組、軌道幾何狀態檢測設備等大型高速鐵路建造設備,為中國高速鐵路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1999年8月16日至2003年10月12日,中國中鐵以總承包方式承擔了我國第一條客運專線----秦沈客運專線全線65%以上的工程量。秦沈客運專線設計時速200公里,運營時速160公里,比當時中國傳統新線60公里至80公里的開通時速有大幅提高,在技術、設備和人才等方面為后來的高速鐵路建設奠定了基礎。
2008年8月1日,中國中鐵參建的我國第一條自主設計建造、具有國際一流水平、最高運營時速350公里的高速城際鐵路——京津城際鐵路建成通車,實現了北京、天津兩大國際都市的“同城化”,也推動中國鐵路交通正式進入了高速鐵路新時代。
2009年12月,中國中鐵參建的武廣客運專線開通運營,全長1069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試車最高時速394公里,總投資1166億元,成為世界高速鐵路新的里程碑。
近年來,中國中鐵還先后參與設計和建設了京石、石武、貴廣、滬寧、合寧、合武、膠濟、石太、鄭西、甬臺溫、溫福、福廈、哈大等多條客運專線,北京南站、南京南站、北京動車段、深圳綜合交通樞紐等高速鐵路站場工程,承擔了高速鐵路的勘測設計和電氣化建設任務,研發生產出高速道岔等關鍵零部件和諸多關鍵機械設備。
目前,中國中鐵參建的京滬高速鐵路,設計時速350公里,雙線全長1318公里,是世界上在建線路最長、標準最高、投資最大的高速鐵路,將在2011年建成通車。
專題鏈接:中央企業第二任期考核優秀企業專題報道——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中央企業第二任期考核優秀企業專題報道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