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7-01-11
1月9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由中國鐵建鐵四院與西南交通大學等單位共同完成的《基于耦合動力學的高速鐵路接觸網/受電弓系統技術創新及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高速鐵路是綠色交通的代表,高速接觸網/受電弓系統(簡稱弓網系統)是為動車組提供持續動力的核心裝備,通過柔性網和剛性弓的高速滑動接觸,完成25kV高電壓、1000A以上大電流的大功率電能傳輸,保持弓網系統的穩定接觸和受流是發展高鐵必須解決的關鍵技術,弓網系統直接影響著高鐵運輸的安全可靠性,成為社會日益關注的焦點之一。
《基于耦合動力學的高速鐵路接觸網/受電弓系統技術創新及應用》,是在國家973計劃、支撐計劃和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成果基礎上的總結與凝煉,見證了我國高鐵弓網系統技術從無到有和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發展歷程,體現了當今世界高鐵弓網系統技術領域的發展方向。
該成果面對我國高鐵列車的高速度長編組運行和復雜環境的挑戰,以控制弓網耦合振動為核心,以提高接觸網彈性一致性和幾何平順性為根本,實現弓網系統動力學性能和結構可靠性的提升,完成時速200至350公里接觸網/受電弓系統完整產業鏈的全面創新。該成果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弓網混合模擬臺架試驗技術成為ThomasHawksley 金獎一百年來首次授予的中國成果,成果獲行業科學技術特等獎、一等獎共6項。
該成果支撐了我國高速鐵路工程建設與科學試驗,首次整體應用的武廣客專已安全運營滿6年,并在我國高鐵中得到100%推廣應用。成果完成單位和應用單位近三年創銷售總額248億元,成果的應用節約了投資34億元,實現了標準化與國際化,推動了行業進步,對世界時速300公里及以上高速鐵路的技術進步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社會經濟效益巨大。
由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鐵建鐵四院等組成的弓網系統動力學研究團隊,通過十余年的產學研緊密結合共同完成,為國家培養了博士6人、碩士45人,多次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學術會議、IEC國際標準會議,在國內外高鐵弓網系統學術發展中具有較大的影響力,成果作為我國高速鐵路的核心技術之一,得到國際鐵路同行的高度認可,為我國高速鐵路網的建設和安全運行貢獻了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