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城集團面向全球公開選聘康佳高管團隊
華僑城集團面向全球公開選聘康佳高管團隊

文章來源:華僑城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7-03-13
2016年,華僑城集團公司積極探索、踐行“文化+旅游+城鎮化”和“旅游+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模式,全年接待游客3120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536億元,利潤突破90億元,企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面向未來,華僑城正在緊鑼密鼓地實施各項深化改革舉措,首當其沖的是干部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華僑城按照國資委深化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的工作要求,積極推行市場化選人用人,在企業內部探索市場化選聘和職業經理人制度改革,以建立市場化選人用人制度為核心,以市場化選聘、公開競聘、高管團隊“組閣制”為抓手,完善人才隊伍結構、優化人才管理制度、激發人才團隊活力。
市場化選人用人制度改革邁出成功一步
2017年3月10日,新一屆康佳集團高管團隊從市場化公開競聘中脫穎而出,正式走上管理崗位,標志著華僑城集團選人用人制度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康佳集團高管人員市場化競聘起于華僑城集團黨委動議,是在以華僑城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段先念為組長的競聘領導小組精心謀劃之下,聯合外部專業咨詢機構共同組織實施的一項人才引進工程。
作為華僑城三項核心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康佳集團正處于轉型變革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建立一支年輕化、專業化、市場化且更具戰斗力、競爭力的高管團隊。康佳集團高管競聘歷時3個月。經過了前期的信息發布、接受報名、資格審查、線上測評、公文筐測評、BEI半結構化面試、評委會復核、競聘演講、集團常委會審議決定9個環節,最終產生了新一屆高管團隊。
為堅持市場化公開原則,本次選聘工作在南方日報、深圳特區報、獵聘網等多家媒體上公開登出了高管人員競聘的廣告,共收到內外部簡歷174份,應聘者有來自華僑城內部各單位的核心骨干,也有來自外部上市公司的高管,名校博士研究生等精英人才。其中應聘總裁崗位45人,應聘副總裁崗位62人,應聘財務總監46人,應聘董事局秘書21人,最終12名候選人一路過關斬將,進入競聘演講環節。華僑城集團黨委常委與外部專家團隊共同組成評委會,通過標準化評分、常委會審議后確定7名勝出者組成新一屆康佳高管團隊。
市場化選聘反響強烈,人才制度改革意義重大
康佳集團高管團隊市場化選聘工作得到了廣泛關注,華僑城市場化選人用人改革凝聚多方共識。在企業內部,各項目人才爭先恐后報名參與,一方面激發了員工的干事熱情,另一方面也為更多的人才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在企業外部,各界精英紛紛投來簡歷,既是因為對華僑城的發展戰略充滿信心,也是被市場化選聘的力度之大、范圍之廣所深深吸引。
新組建的高管團隊是一支年輕化、專業化的團隊,也是一支想干事、能干事的隊伍。“新鮮血液”的注入必將為康佳的轉型發展注入“強心針”,他們不僅會提升康佳的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也會從頂層設計角度推動變革創新,切實推動康佳集團的改革事業不斷取得新成效。
此次市場化選聘工作拉開了華僑城集團人事制度改革的序幕。華僑城將根據國資委深化企業內部三項改革制度工作部署,結合企業實際全面推動市場化選人用人制度改革,為推動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持續加大市場化選聘力度,切實推動人才強企戰略
在新戰略的推行過程中,華僑城積極探索改革,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先后整合華東、北方、華西、華中四大區域;成立華僑城文化集團、資本投資公司、旅游景區投資管理公司三大平臺公司;在深圳成立東部集團、西部集團、光明投資集團等,構建了“1+N”新格局,借混合所有制充分激發企業活力。在新戰略的引領下,各戰區、各專業公司的發展都依仗于人才這一核心競爭力,華僑城將繼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市場化選人用人力度,切實推動人才強企戰略。
具體來說,華僑城將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同市場化選聘機制相結合,建立和完善選人用人新機制,進一步加大市場化人才選聘力度,優化領導班子結構。嚴格按照德才兼備的標準,選任一批政治立場堅定、業務能力強、群眾基礎好,具備開拓創新意識和駕馭復雜局勢能力的干部充實到各企業領導班子。
其次,華僑城將深入優化企業人事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干部“能進能出、能上能下、能增能減”的制度性安排,充分激發組織活力;引入市場評定機制,從制度層面對接市場化選人用人標準,實現“業績有好有壞,收入能高能低”的動態管理體系,以目標導向、任務倒逼機制全面推進人事改革,為做強做優做大華僑城提供人才保障。
華僑城集團始終跟緊國家發展戰略,以新型城鎮化為戰略契機,以“中國文化產業的領跑者、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引領者、中國全域旅游的示范者”為戰略目標,貫徹落實國資委各項改革要求,積極推動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全面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為中國城鎮化戰略推進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