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三顧”中石油川慶測井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三顧”中石油川慶測井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7-04-01
“大型裂縫—孔洞型碳酸鹽巖氣藏地球物理評價及預測技術研究與應用(專題三)已經順利通過開題論證,這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第三次‘光臨’川慶測井。”3月28日,川慶測井技術研發專家團隊得到好消息后,迅速討論確定研發進度。
專題三是國家“十三五”科技重大專項“四川盆地大型碳酸鹽巖氣田開發示范工程”課題的子課題,以解決裂縫—孔洞型碳酸鹽巖氣藏裂縫和溶洞精細刻畫以及氣層識別問題為主要目標,為龍王廟組和燈影組儲量探明區開發示范工程的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專題順利通過開題論證,離不開川慶測井針對特殊礦物識別、孔洞縫評價、儲層流體性質判別等難點開展的技術攻關,以及由此取得的裂縫—孔洞型碳酸鹽儲層產能預測等8項特色技術成果。這些成果推廣應用100多井次,經驗證,氣層識別符合率超90%,產能預測符合率達80%,為高石梯—磨溪構造的試油選層、儲量計算、氣藏描述等提供了技術支撐,助力發現高石1井震旦系燈影組燈二段、磨溪8井寒武系龍王廟組等一批100萬立方米級高產氣井。
川慶測井前兩次承擔的國家重大專項,分別是“十一五”龍崗礁灘儲層測井評價、“十二五”大川中須家河復雜碎屑巖測井評價。川慶測井礁灘相測井解釋及儲層測井評價技術,在龍崗、川東等地區規模應用80多井次,氣層解釋符合率達92.5%,在龍崗1井大氣井的發現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大川中須家河復雜碎屑巖測井評價技術,在廣安、合川等復雜碎屑巖氣藏中規模應用300多井次,氣層解釋符合率超90%,為廣安、合川、潼南申報千億立方米儲量氣田發揮了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