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踐行“一帶一路”倡議:跨越鴻溝 共享信息文明
中國電信踐行“一帶一路”倡議:跨越鴻溝 共享信息文明

文章來源: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7-05-17
30歲的尼日爾小伙馬薩尼就要當爸爸了,他為孩子規劃了一個遠大前程——“希望他(她)將來也能去中國求學。”馬薩尼曾在中國留學五年,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研究生?;貒?,他加入中通服尼日爾公司,盼望尼日爾也能擁有同中國一樣的網絡設施,搭建起一座和世界溝通的橋梁。馬薩尼說:“最近幾年有了中國的支持,尼日爾的基礎設施才得到發展。中國人特別友好,我希望孩子也能去中國學習高科技,體驗中國的友誼。”
2017年第一季度,中通服承建的尼日爾國家骨干光纜建設和通信服務項目竣工,部分成果陸續投入使用,尼日爾網絡狀況明顯改善,新尼日爾電信的寬帶降價讓更多當地居民享受到通信發展成果。馬薩尼家中也裝上了寬帶,透過這扇通信之窗,他關注中國、展望世界。
在非洲,內陸骨干網尚未實現洲內貫通,國家間互聯依賴于環非海纜,大多數居民使用互聯網的價格仍然高企。中國電信大力倡導建設的非洲骨干光纜網給整個非洲帶來的利益不僅僅停留在物質層面,它點燃了馬薩尼這樣的非洲人民心中的希望之火。
提升當地通信基礎設施水平是中國電信當下的主要使命之一,而從根本上實現區域互聯互通,降低民眾使用互聯網、手機的門檻,縮小“數字鴻溝”,則是中國電信國際化發展的更大目標。為了落實“一帶一路”倡議,中國電信國際公司總經理鄧小鋒說:“我們不封閉、不狹隘,精誠合作,以全球化的眼光和胸懷,造福沿線國家。”
合作互惠 方可贏得信任
中國電信的合作項目本著“分享權益”的原則,不僅讓合作方共贏,也惠及當地民生。在哈薩克斯坦,大部分村鎮位置偏遠,無法接入光纖寬帶。政府推出“數字哈薩克斯坦”項目,旨在進一步提升全國特別是農村及偏遠地區的通信基礎設施水平。該項目采用PPP模式,中國電信聯手絲路基金通過光寬帶連接城鎮,提高偏遠鄉村的網絡覆蓋率,為教育、醫療衛生等引進新信息技術。該項目已納入中哈產能合作清單。
按照中國電信的規劃,未來3到5年,公司將投入自有資金10億美元用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相關國家的信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成通達全球的“信息絲綢之路”。“實際上,投資將遠超過10億美元。”鄧小鋒說,資金來源還有絲路基金、亞投行等,一些民間資本也希望參與由央企牽頭的項目。
中國電信向非洲國家提出了建設骨干光纖網的倡議。針對項目的投資和所有權問題,中國通服副總經理、中國通服國際公司總經理許楚國介紹說:“合作采取了非常開放的方式,有的國家希望參與投資,有的國家希望我方投資,還有的國家希望由我方投資并參與運營,對此我們是開放的,尊重當地國家的意愿。”
相互尊重 才能共同發展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有高低,文化傳統也有很大差異。尊重當地文化,與當地民心相通,才能共同發展。
中通服沙特公司有這樣一位員工,他身著白袍,出入沙特政府機構和民間組織社會發展協會,處理公共關系、協助商務談判、組織慈善捐贈、做好員工培訓。他就是沙特人卡塔尼,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已然成為中沙企業友好的“橋梁人”。
曾獲得首屆中國“最美通信人”稱號的中通服浙江工程公司沙特分公司副總經理王小峰說:“公司在沙特這樣特殊的市場競爭,員工來自多個國家,做工程和國內不一樣,首先要尊重當地的民族信仰,例如穆斯林每天做五次禱告。另外,由于施工人員來自多個國家,有菲律賓、印度、巴基斯坦……民族性格不同、習慣不同、工作效率不同,需要做許多協調工作。”
尊重,傳達出合作的誠意。許楚國說:“我們不但要尊重當地的文化傳統,還要遵守當地法律、國際準則、商業準則。”公司要在國際化上有所作為,離不開合作伙伴,而發展的進程,又與合作伙伴的能力和水平息息相關。因此,中國電信尊重合作伙伴的利益,致力于幫助他們提高能力,建立“信息化智庫”。
中國電信總經理楊小偉說,縮小“數字鴻溝”,讓各國人民共享信息文明是全球性的課題,也是中國電信在內的所有電信運營商的使命。中國電信將以智能化為牽引,推進“一帶一路”沿線信息化建設,推動沿線國家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