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藏中聯網工程建設與生態保護同步
國家電網:藏中聯網工程建設與生態保護同步

文章來源:國家電網公司 發布時間:2017-08-10
進入8月,500千伏藏中聯網工程迎來組塔安裝高峰期,保護施工地周邊生態環境也在同步實施。預計到2018年9月,工程竣工投運后,那些曾因施工修建的臨時便道,將不留任何“疤痕”,恢復原有的地勢風貌。
據了解,在平均海拔3750米的藏中聯網工程建設中,高原上的巖層、草甸、沼澤、灌木等不同地貌,地質結構脆弱,哪怕是一塊草皮被踐踏后,裸露的表層易受風化,若不及時修復,受損面積就會蔓延擴大。藏區氣候多變,容易導致山體滑坡、大面積塌方等災害,生態環境恐遭到嚴重破壞。
為此,工程自4月6日動工以來,國家電網公司西南分部所屬的藏中聯網指揮部,要求沿線19家施工單位,既要保障工程有序,又要留住青山綠水,制訂相應的環保措施條例,加強施工區域生態保護。同時特邀環水保專家和當地林業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實地踏勘調研督導,做到空中輸電長廊建成后,修復地面上新建的“茶馬古道”,恢復原有的地貌空間。
從開挖基坑到索道運輸,再到塔材進場及工地住房,施工單位嚴格控制開挖施工面積和杜絕火種,保持施工地和生活區清潔、合理的布局,還在開挖出的施工便道,懸掛醒目標志,嚴禁抄小路、走捷徑,越界踐踏草甸。對一些不符合埋鍋造飯條件的施工地段,他們用高山索道,將食物和飲用水,運送到目的地。
8月初,西藏高原中部呈現一片綠蔭草毯的景象。在海拔4468米的安久拉山一帶,工程建設者正在架塔的施工區域再次用厚厚的草墊,鋪成一條運輸通道。一位名叫旦珠的負責人介紹:“這草墊,一旦見薄了,我們便立即更新。”
在海拔4658米的業拉山,進入怒江大峽谷的施工便道旁,運輸塔材道路上的草甸連著土壤,被整齊成型地碼放在道路兩旁,蓋上了“大衣”。施工人員說:“為了保護這些草甸,我們可是煞費苦心、精心養護,力保工程結束后,把它們完好無損地送回去。”
施工隊伍在風景秀麗的色季拉山施工區域,保護本施工段灌木叢不受破壞的同時,還自覺地保護著植被生態。不久前,他們發現遠處的灌木叢受到雨水沖擊,主動進行了修整,并用透氣紗網覆蓋,力爭讓其早日恢復原貌。
8月3日,藏中聯網工程指揮部總指揮助理張明勛說:“在近2000千米的施工沿線,保護原有的自然生態環境,是工程建設的重中之重,我們撥出的專項資金,將全部投入工程沿線的生態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