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長高寒地區快速鐵路全線鋪軌貫通
我國最長高寒地區快速鐵路全線鋪軌貫通

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7-09-06
9月6日10時58分,我國最長的高寒地區快速鐵路——新建哈(爾濱)佳(木斯)鐵路全線鋪軌貫通。貫通儀式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方正縣隆重舉行,標志著該線將進入線路精調階段,為2018年6月開通運營奠定了基礎。
貫通儀式現場
2014年開工的新建哈佳鐵路,自哈爾濱引出,經賓西、方正、得莫利、依蘭至我國最東部城市佳木斯,共設有14個車站。線路全長343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為客貨共線快速鐵路。
2016年9月和2017年5月,哈佳鐵路兩個鋪軌標段分別進入施工階段,由中國鐵建所屬中鐵二十二局、二十三局分別從哈爾濱、佳木斯兩端對向鋪軌,在方正縣DIK169+382處對接“合龍”。全線穿行4座隧道、120座橋梁,其中橋梁鋪軌作業寬度僅有八米,要同時容納軌料運輸、接觸網掛線等多項工種作業,鋪軌期間,有近三分之二的鋪軌作業在荒野完成。
哈佳鐵路全線貫通
哈佳鐵路全線處于高寒地區,鋼軌承受溫度應力大,線路鎖定軌溫及鋼軌鎖定焊接溫度要求極高,限定在18至19攝氏度之間,以保證線路運營安全。為此,中鐵二十三局采用邊鋪設邊焊接的流水線作業,夏天晚上施工,搶在入冬前完成鋼軌焊接。為提高鋪軌效率、保證施工質量,該局根據需要,提前配備多組長鋼軌運輸車、大型搗固機、配砟整形車、重型軌道車、焊軌機等大型施工設備,并投入新型鋪軌機,使鋪軌效率提高兩倍以上。
中國鐵建所屬鐵四院哈佳高鐵咨詢總體設計師謝智泓介紹,結合工程項目的區域特點和氣候特點,鐵四院在隧道爆破開挖、線路坡度、站臺邊緣距線路中心距離等技術方案、工程措施、結構安全方面進行了優化設計,使技術方案和工程措施設計更加合理,滿足了結構安全要求。
建設者慶祝貫通
哈佳鐵路通車后,哈爾濱到佳木斯的火車運行時間,將從現在的近7個小時,縮短至1小時50分,極大地改善居民出行條件,沿線超8成地區將結束不通火車的歷史。
哈佳鐵路與哈(爾濱)牡(丹江)、牡(丹江)佳(木斯)客專,共同構成了黑龍江省高速鐵路網骨架。建成后,將打造龍江東部“金三角”,構建龍江兩小時經濟圈, 輻射全省50%的人口和經濟總量,帶動沿線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哈佳鐵路將對接哈大高鐵并入全國高速鐵路網絡,對連通中俄新通道、促進中俄貿易、加快黑龍江省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