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創新成就展昨開幕 首次集中展示央企創新力量
央企創新成就展昨開幕 首次集中展示央企創新力量

文章來源: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17-09-15
9月14日上午,為期二個月的“中央企業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動雙創工作成就展”(下稱央企創新成就展)在北京拉開序幕。
中央企業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骨干力量,是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力軍領頭羊。通過本次央企創新成就展,國務院國資委組織全體中央企業集中展示了五年來砥礪奮進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和創新成效,以嶄新的面貌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以信息化打造智慧展館
9月15日,全國雙創活動周正式開幕。作為全國雙創活動周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創新成就展旨在全面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動“雙創”工作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和創新成效,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自7月21日召開央企創新成就展協調會以來,在國務院國資委領導下,各中央企業協力同心,展覽籌備各項工作按照預定計劃順利完成。目前,全部中央企業各類高精尖展品如期完成布置,等待檢閱。
本次展覽地點位于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展區面積共約9800平方米,分為3個展區。其中室內分為A、B兩個展區,面積共4400平方米;室外C展區面積5400平方米。網絡信息體系的理念貫穿本次展會始終。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科)通過先進的網信技術打造一個前所未有的智慧展館,為參展商和參觀者提供優異的深度服務。
在信息服務方面,通過展覽APP,實現參觀嘉賓出發前的展覽新聞、展區分布、環境質量、路線導航等信息查詢,接收日程安排、天氣情況和展館動態等推送信息,一鍵便捷聯系工作人員,觀展新聞發布和重要信息共享,提供無人、無形、無邊的展覽信息化服務。
在網上展覽方面,借助互聯網提供觀展實景化體驗和展品可視化瀏覽,并展出比現場更多的特色展品,可在線訪問三維場館導覽,為參展單位和參觀嘉賓提供良好的“互聯網+展覽”體驗,實現參會體驗持久化、場館管理可視化,打造永不落幕的央企創新成就展覽。
在網絡安全方面,面向全程網絡安全態勢感知與信息防護,按照3級保護標準,為展覽提供可靠可信可控的網絡安全保障、網絡安全服務和網絡安全管理。
在智能展區方面,基于自主知識產權的物聯網通用開放平臺和龍云服務,利用網信技術,構建智慧展館,實現重要展品定位、空氣環境感知、展位消防預警、用電安全監測、電磁頻譜管控、公共擴聲服務、視頻安防監控、太赫茲人體安檢、出入人流統計、及人臉智能識別。
在智慧展館完備的基礎上,中央企業緊緊圍繞展覽主題,通過展板、視頻、模型、實物等形式,主要從三個方面精心展示內容:
展示中央企業貫徹新發展理念,依靠創新發展取得的成績。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研發經費約占全國研發經費支出總額四分之一,獲得國家科技獎勵400余項,累計擁有有效專利48萬余項。本次展覽著重展現了中央企業依靠創新發展新興產業、培育新增長點的經驗做法,和依靠創新謀發展、謀未來取得的成績。
展示中央企業取得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標志性創新成果,如先進武器、載人航天、深海探測、高速鐵路、特高壓輸變電、第四代移動通信等,特別是今年國產航母下水、國產大飛機首飛等,本次展覽對此進行了全面展示。
展示中央企業推進雙創工作取得的成效。國務院領導高度重視中央企業雙創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經過近年來的努力,中央企業已搭建互聯網平臺、孵化器、科技產業園區、創新創業活動等各類雙創平臺518個,本次展覽展出了包括航天云網、中航愛創客、中車云鏈金融等典型代表。同時,不少企業還描述了其雙創理念和生態體系,介紹了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經驗做法,展示了通過雙創孵化的眾多新產品。
以成果實物展示“中國智造”實力
無人駕駛汽車、單兵一體化裝備系統、新型單兵一體化裝備、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在本次創新成就展上,中央企業對近年來取得的一些創新成果用實物的形式進行了展示,可以讓參觀者近距離參觀。
兵器裝備集團展出的“長安睿騁無人駕駛汽車”,是中國第一款實現長距離高速無人駕駛和城市工況模擬駕駛的無人駕駛汽車。2016年4月12-18日,首次完成重慶至北京高速公路無人駕駛測試、行程2000KM,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新興際華的單兵一體化裝備系統,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實現了單兵綜合作戰單元、防護單元、信息單元、通訊單元、生活保障等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多功能防彈頭盔、阻燃作戰頭套面罩、一鍵快拆式防彈衣……讓人民子弟兵如虎添翼。
南方電網的“電動車無線充電系統”實現了電動汽車在行駛中無線充電,可以大幅減少對車載電池的依賴。展臺的玻璃結構,讓參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供電導軌和電能拾取裝置,了解電流傳遞的全過程。
在特高壓領域,國家電網參展的“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是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開斷容量最大的高壓電器產品,實現了中國在特高壓大容量斷路器領域的重大突破,填補國際空白。目前,我國已建成投運“八交七直”15條工程線路,有力促進我國水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大規模集約開發和大范圍消納。
以高精尖彰顯科技高水平
除了以實物的形式進行展示,由于部分成果體積較大,本次展覽還采用了模型方式展示了新一代核反應堆、新型運載火箭、大型運輸機、航空母艦等重要成果。
華龍一號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技術水平居世界前列,目前第一臺反應堆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2015年5月7日,“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正式開工建設,并于2017年5月25日實現穹頂吊裝。
被昵稱為“胖五”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是我國運載火箭升級換代的里程碑工程,代表了我國運載火箭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它主要用于發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衛星,在中國未來的天宮空間站、北斗導航系統的建設,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測的實施中,都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運-20大型運輸機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200噸級大型多用途運輸機,對增強我國戰略力量投送和快速響應能力具有里程碑意義。
“遼寧艦”航母是我國航母工程研制的開篇之作,突破了航母總體技術、動力、阻攔裝置和艦機適配等一大批核心關鍵技術,實現了中國航母從無到有的歷史跨越。
航天科技展出的CH-4無人機系統及航空工業的AV500無人直升機等空中力量,兵器裝備集團的VP3型防雷車,東風汽車的猛士越野汽車等先進武器裝備,海陸空全方位守護國家安全。
中國電科的“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國家關鍵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防御”,則從網絡安全、信息安全的角度,構筑起一道無形的屏障,國家利益到哪里,信息網絡就覆蓋到哪里。
中船集團的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是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座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第六代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20000箱級集裝箱船,標志著我國在超大型集裝箱船的建造能力和管理水平上已進入世界造船行業先進行列。
中船重工的“蛟龍”號載人作業潛器與同類型的大深度載人潛器相比,具有最大的作業深度、最佳的操縱性能和航行控制能力、最多種類的安全保障措施、最強的水聲通信和探測能力……這些創新成就,讓我國向遠洋、深海發展的能力大大增強。
中國中車展出了包括“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CRH6型城際動車組等在內的,涵蓋各個速度等級的軌道交通產品,全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現已成為中國向世界展示發展成就的重要名片。
以互動體驗展示創新魅力
本次展覽有一大批采用最新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展品參展,包括網聯汽車、大型升船機、新一代住宅等。參會者不僅能夠近距離觀察,還能夠在展方的引導下通過互動來提升參觀體驗。
“5G網聯汽車”是基于最新的5G技術,通過車與車、人、路、網的通信,實現輔助駕駛、自動駕駛等功能,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舒適的駕乘體驗。未來的輔助駕駛、自動駕駛都有可能應用這項重要的技術。中國移動在展會現場搭建了“5G網聯汽車”的模擬展位,讓參觀者可以體驗虛擬遠程駕駛,提前感受未來的智能汽車。
“三峽升船機”是目前世界上過船規模、提升高度、提升重量最大,綜合技術難度最高的垂直升船機,工程難度前所未有,標志著我國相關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中國三峽集團不僅展出了升船機的模型,還應用VR技術,便于參觀者身臨其境體驗升船機全部工作流程。VR視鏡中,靜態圖像、動態視頻相結合,不僅可360度全景觀看,還能通過眼球控制技術,選擇菜單里的不同功能。
分布式光伏云網是國內最大的“科技+服務+金融”光伏服務云平臺,實現了分布式光伏“咨詢-建站-并網-結算-監測-運維”全流程貫通。目前,國網的光伏云網用戶已經達到52萬戶,帶動2000余家企業創新發展,提供1萬多個扶貧工作崗位,帶動50余萬人就業,同時為國家光伏精準扶貧提供支撐。在運行監控屏幕上,參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光伏并網服務的全流程,以及各省光伏發電的裝機情況。
建筑可以像“搭積木”一樣簡單。中國建筑展出的模塊化房屋由工廠全預制化生產制造,現場僅需簡單的吊裝和連接。相比傳統建筑,工期可縮短50%,勞動力減少80%,建筑垃圾減少70%。旅游度假、體育賽事、應急救援、工程現場、酒店公寓、公用設施……都可以用到它。在現場,參觀者可以在服務人員引導下,親身感受模塊化房屋的奇妙之處。
今年8月,在上海虹橋機場T2航站樓,東航正式啟用服務機器人“東東”,在形象設計上融入東航制服元素,在功能上實現了提供引導、問詢等服務,還能與旅客進行互動,比如講笑話、出腦筋急轉彎題等。此次央企創新成就展,“東東”也來到了現場,與參觀者親密交談,展示自己的風采。
航班的空中管制是如何實現的?中國電科把自主研發的民航空管全系統搬到了展會現場。空管員訓練系統、實時航線圖、航班數據庫……為參觀者揭秘民航背后,空管工作的真實場景。
體檢可以很簡單。只需坐在中國普天的智能床墊上,系統屏幕即可顯示心率、呼吸次數等重要數據。將儀器夾在指端,即可顯示血液含氧量,無需用針具采血。普天智慧健康養老系統是“互聯網+智慧養老”的典型應用,實現了個人、家庭、社區、機構與健康養老資源的有效對接和優化配置,突破了適用于健康管理終端的健康數據檢測、監測、抗干擾、低功耗等方面存在的技術制約。
過去,煎藥是個漫長、繁瑣的過程。今天,可以幾分鐘內一步搞定。國藥集團展出的免煎中藥智能調配機,只需在系統內輸入藥方、用量,即可實現機器自動抓藥、煎藥、去渣、濃縮、包裝等全過程。最終,將形成顆粒,密封在藥盒內,一盒六副,安全便捷。
服務于近90萬企業用戶的我國首個工業互聯網云平臺INDICS,涉及上萬臺計算機的自主可控信息安全系統,防偽稅控“利劍”,給地下管線做“CT掃描”的探地雷達……航天科工的這些高精尖的航天產品悉數亮相央企創新展,吸引了大量參會者的目光。
參展中央企業圍繞主題,深入挖掘企業創新成果,總結創新經驗做法,提煉雙創典型案例,通過展板、視頻、模型、實物等形式,帶來了一次高規格、高水平的展覽。總體來看,本次展覽的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展覽定位高。本次展覽是向黨中央、國務院和全國人民的一次集中匯報,全面展示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的創新成就和創新工作取得的重大成績,展示中央企業高水平的創新實力,全面體現中央企業在捍衛國家安全、承擔國家戰略、促進產業發展、保障國計民生方面的的實力和擔當。本次展覽還注重體現科技前沿的展望,展現了中央企業緊跟世界技術和產業變革方向,在戰略性、前瞻性領域的積極探索和超前布局。
二是展覽范圍廣。本次央企創新成就展,全部中央企業集體參加,涉及面廣。展出內容既包括核工業、航天、航空、船舶、兵器、電子、發動機等涉及國家戰略安全的關鍵行業,又有汽車、民航、食品、制藥等與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領域,充分體現了中央企業的行業排頭兵地位。同時,展覽也充分體現不同企業的創新特色,有創新型的行業領軍企業,有承擔重要領域應用基礎研究和成果轉化任務的轉制科研院所,也有以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見長的商貿物流類企業,他們的創新實踐各有特點。
三是展覽亮點多。中央企業的展品中,有運載火箭、航空母艦、預警機等大國重器,有重大工程建設、能源、高端制造、關鍵材料、電子信息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有特高壓輸變電、4G移動通信等體現我們處于全球并跑領跑階段的關鍵核心技術,有在采礦、冶金、裝備制造等傳統行業開展的技術改造與革新,也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未來發展趨勢,在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深空深海探測、網絡空間安全等方面開展的積極探索。
本次展會充分顯示了中央企業是我們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骨干力量。在十九大召開前夕,中央企業之所以能夠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向世界展示力量,這份自信源自不斷增強的科技創新能力。
(任騰飛 張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