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馮遠委員:弘揚工匠精神 助力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兩會聲音】馮遠委員:弘揚工匠精神 助力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發布時間:2018-03-16
編者按 新時代,新征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成就振奮人心、舉世矚目。2018全國“兩會”正在進行時,來自國資系統各行各業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相聚北京,帶著滿滿的收獲和對未來的期待,積極建言獻策,縱論企業行業熱點。3月8日起,國資委網站開設“兩會聲音”系列,聚焦“兩會”國資系統代表委員觀點。
從黨的十九大報告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高質量發展”成為頻頻提到的熱詞。質量競爭時代,呼喚工匠精神。今年,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建筑)旗下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馮遠當選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她是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結構設計領域的唯一女性,多項技術成果填補行業空白,也是“工匠精神”的詮釋者。在馮遠看來,“工匠精神”分兩個層面,一是行為層面,包括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要有定力地做事,重點在“做”;另外是精神層面,“反映個人的職業價值取向,包含對工作的擔當,職業熱愛和工作激情”。
建筑業工匠的“三心”
“建筑是一種特殊的產品。從功用上講,它是人們避風擋雨的空間,不同的使用要求,就需要相符的建筑設計,所以安全品質很重要;從文化上講,它記錄著城市的歷史、反映現代城市發展,所以它又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從經濟上講,它耗費資源和人力,代表著地區的經濟和技術水平?!?/p>
基于以上理解,馮遠認為建設行業從業者的“工匠精神”應主要體現“三心”:“第一是尊重生命的責任心,第二是心系社會的公德心,第三是不斷創新的進取心?!瘪T遠認為,首先建筑質量安全是建筑從業者的職業底線,必須以最嚴謹的態度、最嚴苛的眼光、最嚴格的標準確?!傲悴铄e”;其次,建筑應該以人為本,將建筑與人的活動、與城市文化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完美融合起來,不能為了圖省事簡單的模仿復制,造成“千城一面”;也不能單純僅為建筑美觀而影響使用需求和生態環境;在以上基礎上,她還提到要注重建筑的技術創新;“建筑創新的目標是創造出更節能、更環保、更經濟、更安全的,更美觀適宜的幸福空間?!?/p>
增強技術自信,打造更多世界級建筑精品
對于當前中國在工程技術方面的成就,馮遠非常自豪?!疤煅邸碧娇铡ⅰ膀札垺碧胶?、神舟飛天、高鐵奔馳……各行各業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她所在的企業中國建筑堅持科技支撐發展、創新引領未來,在綠色建造、智慧建造、建筑工業化等方面掌握了關鍵技術,并圓滿完成了多項超大型項目的設計建造工作。她驕傲地說:”全球竣工的20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數量中,中國就占67%。在全國300米以上超高層中, 90%由中國建筑建設。在我國,中國建筑還投資建設了3/4重點機場、3/4衛星發射基地、1/3城市綜合管廊、1/2核電站,每25個中國人中就有一人使用中國建筑建造的房子?!榜T遠所在的團隊先后設計完成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青島國際機場、成都雙流機場、天府國際機場、鄭州新機場等一批國內大型機場航站樓的設計工作,打破了十多年來國外事務所壟斷的局面。
但同時,她希望建筑企業在練好內功、加強技術創新的同時還應該注重積極爭取國際亮相,爭取話語權。馮遠談到,中國企業進入國際建筑市場時間比較短,技術水平和成果還不被很多國家和同行了解,目前,按國際慣例在海外承接的工程項目大多數采用當地或歐美發達國家技術標準,中國企業常常處于受西方咨詢單位牽制的被動局面。中國的技術能力和設計創意難以有效展示。馮遠介紹了自己的一次親身經歷,她曾經參與一個國外項目,因為外國業主對中國的技術水平不了解不信任,在與外方合作單位產生分歧時,要求馮遠的團隊”無條件服從外方事務所“。但是,馮遠帶領團隊通過有理有據的推論、說明,最終取得了業主的信任和外方的認同!通過那次經歷,馮遠展示了中國建筑的技術實力,也同時讓她意識到”必須堅定技術自信、并積極爭取國際交流。“
很享受一生干一件事
回憶人生經歷時,馮遠說自己不到21歲入職,從未想過離開這個行業。工作已經融入她的生活,密不可分。馮遠算了一下:每天24小時,工作的時間占據了很大比例。因此,她認為如果工作不開心、沒有樂趣,肯定會影響人生的質量。
“我是個幸運的人,在我人生最美好的時期,進入了中國建筑西南設計院,在這個大家庭里,我從對設計工作的無知到了解、熟悉、熱愛,再到融入我的生活。在這里,我學會了堅持、學會了努力,懂得了如何去享受挑戰、享受過程,感覺建筑設計必須要有激情才有創新的動力,才能把創新的艱辛變為快樂?!?/p>
馮遠個人簡介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巡視員、總工程師,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委員,四川省知識分子聯誼會副會長。獲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結構工程大師里的唯一女性)、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中央企業建功立業標兵、中國建筑學會”當代中國杰出工程師“等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責任編輯: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