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發布  >  新聞 > 正文
        【對話新國企】中國航信崔志雄:用大數據服務民生

            發布時間:2018-03-21

        3月13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崔志雄做客“對話新國企 奮進新時代”兩會訪談節目,與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副院長、大數據研究院院長林友芳教授進行對話,共同探討“大數據服務”、“創新發展”等話題。 以下為訪談內容。

        主持人:“聚焦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培育世界一流企業”,大家好,這里是新浪演播室。

        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局、新聞中心、國資委網站聯合主流媒體平臺共同推出“對話新國企,奮進新時代”系列網絡訪談,深度對話國資央企主要負責人和專家學者詳解國企改革過程中的熱點議題。

        今天的議題是“用大數據服務民生”。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崔志雄先生,以及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副院長、大數據研究院院長林友芳教授,您好兩位。

        服務旅客出行體驗 保障數據信息安全

        主持人:今天我們的話題是“用大數據服務民生”。我們非常高興請到中國航信的董事長,中國航信有40年的發展歷史,在民航整個行業當中中國航信是一個怎樣的角色,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

        崔志雄:我介紹一下,中國航信是唯一以信息服務為主業的中央企業,我們運營的民航商務信息系統,服務范圍涵蓋了國內的主要城市,還有100多個國際城市。有50多家國內航空公司、23家地區和海外航空公司的主機托管在我們這里。旅客通過我們可以買到300多家國外航空公司的機票。我們的客戶還包括200多個國內機場、100多個海外機場以及8000多家機票銷售代理,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航空結算數據處理中心,為全球400家航空公司、40000家代理人提供結算服務。

        所以,我們中國航信的服務范圍應該說在細分市場上是非常大的。為了服務民生,建設民航強國,中國航信也做了一些工作和貢獻。

        第一,搭建起了一個功能強大、方便快捷、經濟高效、運行穩定的民航商務信息系統。

        80年代初,我們引進了美國的數據處理系統,采取了大型主機的建設方案,走過了歐美國家需要三四十年走過的路。在中國,每一個人、每一次的航空旅行,從買票、退改簽服務、辦理登機手續、機場安檢等環節,背后都是中國航信的系統在支持。

        第二,為國家的信息網絡安全作出了貢獻。

        大家知道,像機場運營信息、旅客個人信息、資金結算信息及航班運行信息等數據都存儲在中國航信的信息系統里,它是保證旅客出行、行業秩序、運輸安全的一個基石。我們服務民航旅客出行體驗的同時,還比較好地保證了這些數據和信息的安全,為國家的信息網絡安全作出了貢獻。我們也是國家的八大對公信息系統之一,擔負著重要的責任和使命。

        第三,比較好地履行了央企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

        比如說在“非典”期間,按照衛生部和質檢總局以及民航局的要求,我們短時間內開發出了機場出入境旅客信息系統,比較快地幫助查找和定位易感人群,為戰勝非典作出了貢獻。奧運會前夕,我們很快地開發出了系統,另外進行了大量的投入,投入6億多資金,確保了奧運期間旅客服務系統的安全和正常。2014年,我們受最高人民法院的委托,開發了限制失信被執行人乘機系統,已限制失信被執行人乘機數百萬人次,比較好地履行了央企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

        共有、共建、共享是中國航信參加國家信息化建設的初心

        主持人:您剛才也提到中國航信是央企中唯一一個以信息服務為主業的中央企業,在信息的共享以及大數據的運用方面,中國航信自己的亮點和特色是什么呢?

        崔志雄:大數據戰略的意義,應該說不在于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這只是一個基礎,而在于對這些含有意義的數據進行專業化的處理。

        第一,數據積累。我們經過幾十年積累了大量的行業和旅客信息,成為國家重要的信息資源。因為民航行業應該說是最早實現信息化的行業。運營的信息系統是國家交通領域的一個重要的基礎設施。去年,我們投資了數十億元建成了新的數據中心和災備中心。

        第二,數據共享。共有、共建、共享是我們中國航信參加國家信息化建設的一個初心。在這方面我們做了三項工作:

        1.系統引進,把先進的模式、先進的技術引入到中國。

        2.我們在2000年初開發了電子客票,成為全球首個100%實現電子客票的國家,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也方便了廣大旅客。

        3.我們向行業的參與者開放數據端口。比如向代理人、航空公司、機場開放數據端口,讓更多的人能夠實現數據共享。這方面我們還要繼續努力。

        第三,數據安全。行業信息和旅客信息屬于國家重要的信息資源,數據安全、運營安全、系統安全和信息安全是國家網絡信息安全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比較早地進行了信息的災難備份能力建設。實際上,我們在20年前就具備了同城災備能力、前端災備能力,目前我們正在做異地災備,數據安全和信息安全是有一定基礎的。在最極端的情況下,我們還有“轉手工辦理”等保障系統運行和民航生產秩序的解決方案。今年,我們在浙江嘉興建立了公用的信息災備中心,為更好完成數據連續性打下了好的基礎。

        第四,數據整合。我們正在推動大數據與民航、公路和社會公共服務等相融合。去年,中國航信和交通部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成立了中交信公司,推出了“壹行天下”APP,原來當天走,當天買汽車票的乘客,從86%降至29%,實現了汽車票“預售”。另外,我們推出了“航旅縱橫”產品,用網絡技術拓廣服務空間和時間,實現了業務流程的優化再造,建立了從出票、行前準備直至到達目的地的全流程民航出行場景數字化服務,體現了“互聯網+民航”的深度融合。

        在共享信息化和大數據運用方面,我們做了一些工作。當然我們還要繼續努力,繼續推進數據的共建、共享,推進數據的互通、互聯,這是我們的責任。

        主持人:林教授,請您從數據的角度談一下對中國航信的看法?

        林友芳:這些年,北京交通大學跟中國航信也有很長時間的深度合作。其實在以前我也跟普通的老百姓一樣,不太知道中國航信原來默默在后臺運行著大量的數據系統,在這個時代,我們老百姓已經躺在沙發上就能夠享受各種各樣的出行服務。但其實在后臺,中國航信默默支撐著中國民航行業的基礎運營,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討論的主題是“大數據服務民生”,我很了解中國航信后臺的系統,它有8個系統,他們叫跟蹤帶,跟蹤大量的業務數據,形成大數據的一個平臺,然后再服務于各種各樣的業務環節,這些業務環節包括共享,包括整合,其實還有深度的利用,面向未來智能化的問題,做好服務。

        充分發揮大數據優勢 為百姓出行提供更多方便

        主持人:剛才講的都是數據的優勢,比如數據對大家生活的影響,但其實您做這個研究,在這個行業里面也會體會到數據壁壘,或者是數據孤島。它其實會是制約數據發展的主要障礙,中國航信作為央企,是如何來破解數據壁壘的呢?

        崔志雄:數據孤島和數據割據現在是現實,這項工作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央提出了大數據戰略,國務院也提出了實施大數據行動。但是這個問題仍然不能破解,主要原因就是數據的確權、數據的標準,深層次的原因就是部門利益。

        中國航信在這方面是民航商用數據的收集者、處理者、管理者,我們在這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

        第一個層面,在民航行業。我們的系統一建立就把行業的參與者都請進來了,像代理人、機場、航空公司等,這些行業的參與者都在里邊,所以它是共享數據,所以在系統的設計上應該說比較先進。

        第二個層面,跨行業層面。像林教授所講的,實際上這種信息系統應該是互通互聯的,應該是共享數據的,因為它的目的是為出行旅客提供更好、更便利的服務。跨行業層面怎么解決?我們首先要解決鐵路、公路、民航和水路,出行的各個環節如果數據能夠互通互聯,能夠共建共享,就可能在一個app上解決這些問題。所以,我們和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成立中交信就是這樣一個初衷。在旅游等跨行業層面我們還繼續推動。

        第三個層面,社會層面。全社會層面數據開放應該說是發展的趨勢,不光是政府方面的行政數據開放,還有政府方面的一些業務數據開放。我們現在辦身份證很方便,要查一些個人信息也很方便,比如住房公積金、稅金等,這就是行業數據開放的成果。在社會層面,如果要形成這樣一個局面,就要實現行政數據的開放,實現行業數據的開放,這樣社會成本會更低。新時代,新科技給我們帶來的紅利會更多,我們創新出的服務大眾的產品也會更多,讓大家感到更方便。

        第四個層面,國家層面。企業的信息是叫企業的信息化,行業的信息可以叫平臺,國家層面應該就是基礎設施建設。所以在國家層面,我個人認為應該更多地去推動數據開放,更多地去推動共建共享,更多地去推動互通互聯,這樣能夠讓數據的優勢或者大數據的優勢開發利用的空間充分發揮出來,給老百姓提供更多的方便。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崔志雄

        主持人:您剛才提到中交信有一個時間的規劃嗎?或者是我們作為普通人什么時候能夠享受到這種服務?

        崔志雄:我們和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成立了中交信公司,現在京津冀地區已經可以在網上購票。

        崔志雄:提前預售,現在大概可以提前15天,公路客運的旅客是最多的,因為我們國家現在主要還是依靠公路客運,大約150億,鐵路大概30億,民航今年是5.2億左右。所以,公路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京津冀現在已經可以聯起來。我們準備用五年到八年的時間把全國的平臺做起來,因為一個信息系統的培育,一個客戶群的培育不是那么容易的。我們也在爭取交通運輸部等行業主管部門的支持。我們也在跟各省的相關參與者積極聯系,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支持、市場化運作,把這個平臺建起來。

        主持人:這方面林教授有什么看法?

        林友芳: 其實孤島和割據的問題,是各個企業信息化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然現象,現實很難改變它,但是我們要盡可能地去搭建平臺,促進融合,把能夠公開的、可以共享的或者是應該共享的(可以不等于應該,對于可以共享的東西,政府或者企業應該有意愿或者是作為一個公益去公開或共享,我們應該搭這樣的平臺,為了國家的利益,為了民眾的方便,為了企業的利益,為了企業之間協同后產生的共同的利益),去搭一個好的平臺,一步一步地推進一些事情。

        剛才崔總說的信息系統,是一個非常好的案例,因為行業中有不同的企業,人們可以采用不同的交通方式,多種交通方式之間是存在銜接的。我們可以從公路到了北京,然后再坐飛機走,這時如果相關支撐系統能夠融合,我們社會的經濟效益會更好,社會的運行效率會更高。比如說很多人戶籍在老家,常駐北京,民航鐵路公路設施如果能聯動起來,公民的遷徙規律就能更好地繪出來,不同層面的路網的規劃就可以做得更好,我們的產品設計也可以設計得更好。比如,到底機場應該建在哪兒,運力應該布置在哪兒去,就可以做得更好,這樣真正的協同會實現我們老百姓的利益最大化。

        智能化是大數據發展的新趨勢

        主持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里也提到要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大數據發展肯定成為一個趨勢,您覺得未來大數據的發展趨勢是什么樣的呢?

        崔志雄:智能化是大數據發展的新趨勢。為什么這么說呢?近年來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數據海量匯集越來越有價值,算法和算力的發展為人工智能提供了遠超過去深度學習能力,而大數據的普及應用,更加催生了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發展規劃》明確指出,“人工智能將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和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剛才你談到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國家要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開發應用。這一判斷應該說為我們指明了作為核心生產力的科技因素演進的方向。我們航信40年的發展,應該說就是推進信息化到發展大數據,到人工智能應用的不懈探索和前進的過程。

        一是機器學習成為智能分析的核心技術,例如航旅縱橫,計算能力能夠在1秒內對幾千萬個用戶逐個進行200多個屬性識別,能夠實時計算出幾千萬個用戶出行過程中的60個場景,比如說是不是到機場了,是不是過安檢了,最終為用戶提供精準的數據服務,也能對航班動態進行準確的判斷和預測,提前9個小時向旅客發布航班延誤的預警,全國預計航班到達的時間準確度相比傳統方法提高了86%。

        再一個是多種科技的交叉融合,在出行領域還實現了智慧機場的建設。去年我們在湖南衡陽機場安檢管理系統實行了人臉識別的“人證合一項”目,另外我們有一款產品叫“航信通”,全程無紙化安檢通關解決方案。再就是我們正在個別機場探索機器人的輔助服務。

        總體上,有了大數據的支持,在人工智能的應用方面,我們要更多地去探索、去嘗試,給旅客提供出行的方便、安全的保障,在機場和航空公司用戶的痛點解決上下功夫。

        主持人:痛點指什么?

        崔志雄:比如講我們現在安檢要提高速度,人很多,這就是痛點。

        主持人:我就等了兩個半小時。

        崔志雄:通過旅客發現機場的痛點提供需求,比如安檢就是痛點,然后我們通過人證合一來解決。

        主持人:人證合一指什么?

        崔志雄:通過身份證和旅客的直接比對,提高了86%的效率,原來可能用20秒,現在可能用3秒就過去了,就很省時間了。再一個是無紙化通關也大大節省時間,將來在人工智能方面還可能實行自動托運,或者是更方便地查找行李。

        還有一個痛點,我們國家建設的機場都比較大,走路比較長,將來我們在這方面也要下功夫,讓旅客用最短的時間到達,現在只告訴你幾分鐘走多遠,將來在調配方面要下功夫。這是智慧機場里邊的內容,讓旅客走的時間最短,這都是一些場景運用。

        林友芳: 關于大數據發展我非常認同崔總的看法,其實智能化確實是大勢所趨。

        我們要針對一些具體的痛點的環節,不管是航信自己的痛點還是航空公司的痛點還是旅客的痛點,要針對這些痛點環節,充分地利用數據。因為智能化的一個途徑之一就是利用數據然后去掌握信息、學得知識,協助人或者是協助機器做決策,提升咱們的服務質量。因此,這里面所涉及到的,像傳統的統計、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強化學習,包括復雜系統、復雜理論、時間序列分析,以及人工智能常見的算法,其實都是非常有用。

        實際上大數據應用趨勢這一塊跟具體的痛點、場景的結合,是最重要的,做不痛不癢的事情意義不大,要解決痛點,解決具體問題,對企業特別關鍵。

        著力推動發展方式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主持人:航旅縱橫在民航是非常重要的產品,現在國家也在推動要創新發展,其實航旅縱橫也是創新的一個產品。未來中國航信在技術創新方面還有什么?因為技術可以改變生活很多方面。

        崔志雄:中國航信要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業務創新、管理創新,著力推動發展方式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我覺得我們主要要做好兩方面工作:

        一個就是在科技創新方面,剛才我跟林教授也聊,第一點要著力以云技術,以云平臺、大數據、國產化為突破點,另外在智能化應用方面要有所突破。我們現在的產品有“航旅縱橫”、“航信通”、“人證合一”、“航指數”,另外我們還承擔著國家的核高基課題,在這方面要繼續進行加強和推廣。

        第二點,要重視產學研的合作。我們現在正在調整研發布局,我們要跟國外較先進的學校和研究機構進行合作,更要跟我們國內院校,像林教授這邊北京交通大學合作,大家有經驗、有基礎、有能力。另外我們聘請了中科院的梅宏院士擔任我們實驗室的學術委員會主任,我們正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的力度。

        二是我們要開展業務創新。我們的戰略路徑是構建大平臺,匯聚大數據,開展大服務。

        構建大平臺,不光有民航的行業平臺,我們將來在交通行業的平臺,另外平臺的整合方面、平臺的產品方面要下大力氣。交通行業,包括旅游行業。

        匯聚大數據這是我們實現戰略路徑的一個手段,我們現在擁有了這些數據,我們怎么把這些數據開發利用起來,這就很重要。我們要靠技術,靠像林教授這樣的技術專家,甚至更年輕的一代大數據開發的利用者。

        開展大服務。有了平臺,有了數據,干嗎呢?為最終旅客服務,為行業發展服務,為整個社會發展服務。所以,我們如何創新發展,結合我們航信說,我們主要通過這兩方面提升我們的服務能力,更好地為旅客出行提供方便。

        主持人:林教授從學術方面談一談。

        林友芳:如果說回到大數據服務民生的問題,其實也是,針對場景去做創新,做服務產品的設計,產品質量可以怎么提高,再去想我有可能用什么數據或者是用什么東西來服務于這個目的,然后去設立創新課題,開展內部的研究,或者是產學研的合作。企業自己能做的自己做就可以了,如果自己做得不夠好,或者是沒有基礎,沒有經驗,可以請國內外的學術機構加入進去。就像中國航信牽頭成立了民航旅客服務智能化技術的一個民航局的重點實驗室,成立這個重點實驗室也是想著以這個實驗室為平臺構建一個產學研合作的生態和機制。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如果沒有這樣一個東西,它的產品高效運營、安全運行、智能化的應用都會有問題,產品的對接、產品的運維、產品更新的需求都得不到提升,創新是我們的本質任務。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崔志雄

        崔志雄:關于創新我補充幾個觀點,我認為創新是一個試錯的過程,所以要寬容。如果沒有寬容,出不來很多創新的成果。

        另外,創新還是一個持續投入的過程,要堅持。創新要花錢,要持續花錢,花錢短期見不到成果,所以必須要堅持,能堅持下來就能出來東西。

        第三,創新還是一個精雕細琢的過程,它需要時間,慢工出細活。

        我們要走向高質量發展,又要創新,沒有容錯的機制,沒有持續投入的堅持,你沒有慢工出細活的工匠精神,創新都白搭,當然也不排除有一些能人,有一些有靈氣的,但是多數創新要在這個基礎上。就是你要有容錯機制,你要舍得投入,而且要堅持下來,而且你要容他時間,不能說明天給我創新一個東西,那不可能,是慢工出細活,精雕細琢,這樣能夠保證創新的成果、創新的成效、創新產品的產生。

        公司制改革為中國航信進一步轉型升級提供良好契機

        主持人:去年航信完成改制,這也算是創新的一部分嗎?

        崔志雄:中國航信去年底完成了由全民所有制企業變為國有獨資企業,這是公司深化改革的一個迫切需要,也是建立我們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的必要條件,更是轉換經營機制的重要基礎。公司制改革為中國航信進一步做好轉型升級、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借著這次改革的機會,在以下四個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在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取得突破。大家知道混合所有制改革應該說將來是國有企業改革的一個突破口,所以我們要在這方面盡量地邁出步伐,取得突破,包括我們航旅縱橫的改革。

        二是在健全法人治理結構方面取得突破。大家知道國有企業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結構。通過這次改制,我們要進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結構,明確各方面的責權利,使企業沿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三是在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方面取得突破。大家知道市場要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的作用,作為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重點軟件企業,我們的一個重要的生產要素就是人。所以,人是最關鍵的一個要素。

        四是在健全激勵約束機制方面取得突破。我們要完善市場化的經營機制,就要在我們人的激勵約束機制方面取得突破,使我們的人力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

        我們這次轉型升級或者說是我們體制機制改革,或者說公司制改革,最終的目的要在這四個方面取得突破。

        多重舉措引才留才 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主持人:剛剛說到人員的機制,國企現在面臨著市場化企業的競爭,在人才方面會不會面臨著一些問題?會不會有一些技術人員的流失?

        崔志雄:實事求是說是有的。因為國有企業現在對人員的管理還是在機制的調整和變化中。我們有很多人員流向了互聯網企業,也流向了薪酬更高、機制更活的企業。大家知道去年的一個統計,IT行業的薪酬首次超過了金證行業,全國薪酬平均最高的是北京,在北京IT行業的薪酬首次超過了金證行業,說明這方面的人才非常搶手。恰恰我們航信最需要的就是這方面的人才,所以我們現在也面臨著一個窘境。第一,人才流失比較多。第二,我們面臨著人員難招、人才難留、人物沒有這樣一個局面。

        大家知道要形成人才,要有一批基礎人員,才能涌現出人才。如果要形成人物,必須在某一個領域、某一個方向有影響力,他說話甚至能影響這個行業、這個領域的發展,這叫人物。簡單說像院士這樣的,肯定是人物了。一個行業、一個企業也有一定的領軍人物,某一個產品、某一個方向的領軍人物,這種領軍人物也是能夠創造財富,給企業創造價值,它有一個價值取向。所以,我們也面臨著這樣一個窘境。我們這幾年在人員保有、人才保留、人物培養方面也在積極地做工作。比如我們想盡一切辦法提高大家的薪酬水平。

        再一個是我們實行了崗位技術津貼,對一線特別是對研發人員,我們實行了崗位技術津貼。另外,我們設置了技術人員專門的通道。

        另外,我們對一些有突出貢獻的技術人員,不僅有薪酬激勵,還有榮譽激勵,還有崗位激勵,還有工作激勵。我們還給這些技術人員提供工作、生活上的方便。我們給他們提供人才公寓,租金很低給技術人員,想盡一切辦法使我們的企業能夠把人才保留住,這樣才能使企業健康發展。

        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副院長、大數據研究院院長林友芳

        林友芳:這個競爭力怎么提升是大家共同面臨的問題。不僅是學校的問題,還是社會的問題,還有我們的機制體制問題,或者是某一個具體的企業,你那個機制是不是有利于人才的成長和發展,成為領軍人才,這個通道怎么建立?他在這里能夠看到希望,能夠看到自己的職業愿景、職業前途,他能服務于國家,又自豪,又有錢最好,又靈活,這是挺不好做的,我充分理解崔總的難處。

        崔志雄:過去我們留人有三句話:事業留人、感情留人、適當待遇留人。這三句話是對誰說的呢?是你自己說的,是你當時對當時的對象說的。但是現在這些就業者90后、80后會怎么看。第一,價值實現。第二,職業生涯設計。第三,高薪酬,或者準確地說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概括得很準,我先要價值實現,第二,職業生涯實現。第三,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這是我們社會的主要矛盾,很自然。因為生活水平也高了,因為我們平均年齡34歲,很年輕,怎么把企業的技術人才留住,這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課題。如果說企業最大的挑戰和課題,或者說企業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最大的挑戰,對我們企業來講,一個是創新發展,一個是人才隊伍建設,你得把人留住,沒有人什么也不是,最大的挑戰我歸納起來就這兩條。

        主持人:崔總還是中國航信的黨委書記,黨政的建設跟公司的治理是如何統一起來的?

        崔志雄:對于我們企業來講,應該說主要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要進一步明確黨組織在企業中的法律地位,就是要在企業章程中把黨的法律地位、黨的地位作用表述出來。這項工作我們已經完成了,我們已經在境內上市了,因為我們是香港上市公司,在境外也獲得高票通過。

        第二,進一步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要靠一個領導體制來支撐,在各級成立黨組織,完善黨的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建立這樣一個領導體制,才能更好地引導企業沿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第三,要健全議事決策機制。因為黨委研究問題要作為法人治理結構研究問題的前置程序,所以在這里邊重大問題要通過黨委常委會先進行研究,然后再提交法人治理程序,這樣保證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各個環節,把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之中,而更好地發揮黨建工作和公司治理的兩大優勢。當然國有企業黨組織發揮領導作用主要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依照規定討論和決定企業的重大事項,同時要尊重法人治理結構的作用,這樣才能使企業健康發展。

        主持人:您是這次的全國政協委員,在上會期間您有什么樣的提案或者是您比較關注的議題是什么呢?

        崔志雄:這次參加政協會,我關注的是“推動交通信息互通互聯,提升人民群眾的出行體驗。”

        為什么我要提這么一個題目呢?主要是我個人認為我們的公路、鐵路、民航還有水路信息平臺不能互通互聯。所以,應該說群眾在出行的時候很不方便,他會在民航的網站上去買一次票,如果多種交通方式出行的時候,他就很不方便。所以,我這次提案就是說要打通交通領域的信息網絡,建立信息資源,建立信息平臺,真正使我們的交通信息能夠互通互聯,真正能夠方便我們旅客出行。

        點擊圖片 進入專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婷婷四虎东京热无码群交双飞视频|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国产午夜鲁丝无码拍拍|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 久久亚洲2019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久久伊人亚洲AV无码网站|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麻豆|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乱偷无码AV先锋|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最好看的中文字幕2019免费 | 欧美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 69ZXX少妇内射无码|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线人|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无码|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 十八禁无码免费网站|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成在线人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92午夜少妇极品福利无码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