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之平行論壇三】李鋒: “雙輪驅動” 推進航天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
【第二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之平行論壇三】李鋒: “雙輪驅動” 推進航天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

文章來源: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18-04-22
【編者按】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主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重要主旨演講精神,4月21日,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華通訊社發起并指導,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經濟參考報社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加盟協辦,以“新時代 新舉措 新作為——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辦,近百位各界大咖齊聚一堂,為深化企業改革,持續擴大開放,努力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如何落實好十九大提出的要“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這一重要部署?國有企業如何在深化改革的進程中實現高質量發展?進入新時代,用什么樣的新舉措、新作為來實現中國企業的企業夢中國夢?現摘錄論壇大咖們的精彩觀點,與大家分享。
在“創新驅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分論壇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鋒表示,創新不僅是當前的一項重點任務,也是一項長遠的戰略性工作,更是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責任,要堅持“科技創新、制度創新兩輪驅動”,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圍繞“創新驅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這一主題,李鋒從四個方面與來賓們進行了交流:
一是進一步深刻領會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意義,提高對創新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要充分發揮創新驅動在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增強經濟持續發展后勁中的原動力作用,在創新的力度、深度、廣度和速度上下更多、更足的功夫,大力依托“無中生有”的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加快“有中出新”的傳統產業升級,形成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和新產業鏈,提升經濟增長內涵,持續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增長極。
二是牢牢把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戰略導向,統籌抓好創新驅動的各個環節。中國航天加快建設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圍繞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著力推動航天技術向國民經濟領域的轉化應用,大力推動自動化、數字化制造技術以及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打造一批經濟效益顯著、競爭優勢強的航天特色核心產業群。
三是堅持“科技創新、制度創新兩輪驅動”,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調整完善科研生產組織模式,優化資源配置,形成技術研發、產品開發和產業化有機銜接、協調運轉機制。要從“自成體系”向“開放共享融合”轉化,與社會優質資源、優勢力量融合,加快構建深植于國民經濟基礎的、軍用技術和民用技術相融合的先進開放的航天科技協同創新體系,
四是必須切實激發創新人才內生動力、充分釋放創新活力。“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也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中國航天事業60年的發展歷史雄辯地證明了這一論斷,以錢學森等“兩彈一星”元勛為代表的高層次人才隊伍的不斷涌現也生動地詮釋了人才驅動發展的核心要義。在新的歷史階段,要有更強烈的人才意識,牢固樹立事業發展歸根到底取決于人才的理念,注重人才隊伍結構和梯次的合理布局,創新人才的成長通道和培養機制,建立和完善科學的評價與激勵機制,求賢若渴發現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充分釋放人才的創新活力。
(本文由國務院國資委網站編輯根據第二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現場實錄整理)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
【責任編輯:駱秧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