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之平行論壇二】項興初:企業“走出去”要堅持創新驅動 加快培育競爭新優勢
【第二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之平行論壇二】項興初:企業“走出去”要堅持創新驅動 加快培育競爭新優勢

文章來源: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18-04-24
【編者按】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主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重要主旨演講精神,4月21日,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華通訊社發起并指導,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經濟參考報社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加盟協辦,以“新時代 新舉措 新作為——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辦,近百位各界大咖齊聚一堂,為深化企業改革,持續擴大開放,努力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如何落實好十九大提出的要“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這一重要部署?國有企業如何在深化改革的進程中實現高質量發展?進入新時代,用什么樣的新舉措、新作為來實現中國企業的企業夢中國夢?現摘錄論壇大咖們的精彩觀點,與大家分享。
“創新對外投資方式,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是當前中國企業面臨的新挑戰。隨著中國汽車企業的不斷發展,僅僅賺取制造環節的微薄利潤,已經不能支撐企業快速成長。江淮汽車通過自主建設海外營銷及服務網絡,提供汽車金融服務,推動‘全價值鏈’走出去,不僅有助于企業優化資源配置,打造核心競爭優勢,而且有利于服務當地的國家戰略,又能讓當地的民眾切實得到長期的受益,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積極主動融入中國汽車產業的全球價值鏈,共創輝煌,共享價值。”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項興初4月21日在第二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的分論壇“擴大開放 一帶一路共建共享新模式”上表示。
結合下午的論壇主題,我報告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江淮汽車的概況,第二部分是我們對“一帶一路”重大倡議的認識,第三部分是江淮汽車開發“一帶一路”市場的舉措和成果。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江淮汽車),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及動力總成等研產銷和服務于一體的,先進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并舉的綜合型汽車企業集團。位居中國企業500強、中國百強工業企業,英國品牌評估機構榜單2018全球汽車品牌價值50強、中國汽車品牌前五位。
江淮汽車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誠信為基礎,專注為客戶創造價值,持續追求客戶滿意,目前累計用戶超560萬。在海外市場已經建立了覆蓋南美洲、非洲、中東、東南亞、西南亞和東歐130余個國家或地區的營銷網絡,并成功進入了歐洲的土耳其、意大利及北美的墨西哥等高端市場。在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越南、伊朗、墨西哥等國家建立了海外KD組裝工廠,在越南、肯尼亞成立了兩家海外合資公司,在俄羅斯建立了全資子公司,另外公司還成立了意大利和日本兩家海外研發中心。
江淮汽車利用國家“走出去”政策,堅定不移地實施國際化戰略,積極發展國際業務。我國提出了“一帶一路”重要倡議,旨在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共同體。這一國家間的頂層合作倡議得到了沿線國家的熱烈響應,并取得了很多重要進展,對于汽車業來說也是重大機遇:
首先,該倡議有利于沿線國家吸引中國資本和管理資源,助推汽車產業快速發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處于工業化進程中,有著吸引中國汽車產業資本、產品、技術和管理等資源進入的內生性需求;而中國汽車產業在經歷了多年積累和進步,具備了面向世界市場經營的能力。中國汽車企業通過在沿線國家的零部件配套、整車生產、屬地化資源利用等方式,發揮好沿線國家的資源稟賦,秉持共商、共建和共享原則,將極大地推動目標國汽車市場消費升級,拉動產業發展。
其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需求結構和層次上與中國市場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中國市場的地理多樣性及需求的多層次性,決定了中國市場在廣大發展中國家具備非常強的代表性,而中國市場的龐大規模和消費升級也決定了中國汽車產品能以更高的性價比滿足多樣化的需求,中國市場長期充分而又穩定的增長,孕育出江淮汽車這樣商乘并舉、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協同發展的,具有全球競爭潛力的中國汽車品牌。
再次,基礎建設互聯互通助力消費升級,中國汽車的傳統優勢進一步發揮。擁有極高性價比、較高質量和技術性能、迅捷生產和交付能力的中國中重卡、輕卡和客車產品將為沿線國家的各類基礎設施建設、礦業開發和物流客運發展帶來極具價值的產品、服務和金融解決方案。在二手車泛濫、急需消費升級的沿線國家,外觀時尚大氣、空間充裕、配置豐富的中國小型、緊湊型SUV產品,以及可靠耐用、更新迭代快、宜家宜商的中國經濟性MPV,充分契合了當地的生產生活需求,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統計數據顯示,“一帶一路”包括了7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占全球的63%和29%。2017年,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出口汽車49萬輛,同比增長21%,占中國汽車出口總量的55%。
作為國家支柱產業的汽車制造業,“一帶一路”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發展機遇,江淮汽車積極響應國家戰略號召,持續加大對沿線國家市場的開拓力度。
一是堅持協作包容,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經濟發展不平衡,而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在促進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方面積累了大量成功經驗可以借鑒,在充分尊重各國差異的基礎上,可以共同研討符合各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伊朗是中東地區的第一大汽車市場,也是當前中國汽車出口最大市場,當地政府希望大力發展本國汽車工業,不斷出臺新的汽車產業政策,尤其在零部件本土化上要求越來越嚴格;鑒于此,江淮汽車深度對接伊朗的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結合當地產業發展需求,聚焦現有車型及后續車型的地產化率達標,聯合合作伙伴先后實現了發動機、座椅、排氣管、玻璃、保險杠、油箱等汽車零部件的本土化生產,雙方合作已經從最初的散件組裝延伸至零部件合資合作。在合作過程中,雙方以協調共贏理念和機制整合資源、集成優勢,逐步實現產業規劃協同和體系兼容,謀求共同的長遠發展,并通過示范項目成果,不斷增強各參與方的獲得感,充分調動各方面、各層級參與的積極性。截止到2017年年底,江淮汽車累計出口伊朗市場超過10萬輛。
二是把握“五通”機遇,打造產業合作新平臺。“一帶一路”建設重點在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沿線國家大量基礎設施建設及國際物流運輸網絡的形成,將促進商用車的消費需求增加,而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的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為乘用車的進入創造了機遇。同時,汽車工業對經濟發展的帶動效應強,汽車工業的發展對鋼鐵、化工、機械電子、汽車裝備制造等產業發展將會起到很強的拉動作用,還將帶動批發和零售貿易、金融、保險、廣告宣傳等服務業的發展。例如,江淮汽車在哈薩克斯坦的汽車組裝項目,就是中哈多家企業戰略合作的典范,作為哈薩克斯坦32個產業振興項目中唯一的汽車行業項目,受到了中哈兩國領導人的高度關注,項目的順利進行將極大促進當地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推動技術進步,擴大當地汽車產品出口,也將為“一帶一路”國際物流大通道發展做出貢獻。
三是堅持創新驅動,加快培育競爭新優勢。創新對外投資方式,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是當前中國企業面臨的新挑戰。隨著中國汽車企業的不斷發展,僅僅賺取制造環節的微薄利潤,已經不能支撐企業快速成長。緊鄰我國的越南也正在實施他們的改革開放戰略,汽車發展潛力較大。在越南,江淮汽車創新走出去模式,由直接產品貿易升級為合資合作,于2010年3月,由江汽投資51%,越方其他股東投資49%,共同成立了JAC越南合資公司。通過在當地市場開展本地化生產,本地化銷售,本地化經營,有力推動了企業由簡單的產品輸出向資本、技術和管理輸出轉變。通過自主建設海外營銷及服務網絡,提供汽車金融服務,推動“全價值鏈”走出去,不僅有助于企業優化資源配置,打造核心競爭優勢,而且有利于服務當地的國家戰略,又能讓當地的民眾切實得到長期的受益,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積極主動融入中國汽車產業的全球價值鏈,共創輝煌,共享價值。
2017全年,江淮汽車實現出口6.5萬輛,同比增長15%,累計銷量已突破52萬輛,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30多個,2017年出口量3.8萬輛,約占江淮汽車出口總量的60%,近三年累計出口超過11萬輛,主要出口國家包括中東地區的伊朗、埃及,中亞的哈薩克斯坦,西南亞的孟加拉、斯里蘭卡,東南亞的越南、菲律賓、老撾,以及東歐等國家,對公司的效益和品牌提升都做出巨大的貢獻。
“一帶一路”倡議符合世界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美好愿景。江淮汽車將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國家戰略為引領,繼續抓住“一帶一路”這一重大的發展機遇,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全面提升企業綜合實力,為推動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實現民族復興偉大夢想作出應有的貢獻。
(本文由國務院國資委網站編輯根據第二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現場實錄整理)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
【責任編輯: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