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校建在板房里 工友黨員請回“家”
黨校建在板房里 工友黨員請回“家”

文章來源: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07-01
“七一”前夕黨校開,“工地板房”新陣地。工友支部及時雨,建立臨時大家庭。重溫朗誦宣誓詞,心潮澎湃動地聽。學習交流大舞臺,工友得惠齊喝彩。朝氣蓬勃新時代,民族復興繼開來。在“工友黨員驛家”成立后,工友黨員杜深秀即興作詩如此寫到。6月30日,在“七一”建黨97周年前夕,由中建八局二公司開展的黨建聯建簽約暨“工友黨員驛家”、“工地板房黨校”揭牌儀式在濟南遙墻安置房項目舉行。
建家筑巢,“黨員驛家”、“板房黨校”強勢啟動
會上,全體黨員重溫了入黨誓詞,《紅色中國 藍色力量》詩朗誦,贏得陣陣掌聲。活動上宣讀了“工友黨員驛家”建設方案,為15名工友黨員佩戴黨徽,并發放了黨員學習小書包。工友黨員代表在發言中指出,流動黨員沒有支部活動,沒有學習教育,“隱姓埋名”的黨員無法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工友黨員驛家”和“工地板房黨校”的成立,讓黨員亮身份、能學習、起作用,確實是一件好事、實事。與會領導共同為“工友黨員驛家”和“工地板房黨校”揭牌。
在“工地板房黨校”的開班典禮上,還邀請了齊魯晚報濟南事業部副主編、記者,黨的十九大代表張剛為工友黨員講黨課,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工友黨員路金鳳在黨課結束后感慨,“在工地上建起了板房黨校,讓我們這工友黨員有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也成為了我們第二個‘家’。”
深耕細作,多管齊下做實服務保障
為進一步探索從嚴治黨在國有企業的有效延伸,中建八局二公司創新實踐工友黨員管理模式,組建“工友黨員驛家”、創辦“工地板房黨校”,通過加強組織建設、陣地建設,進一步喚醒工友黨員的責任和先鋒意識。二公司黨委積極組織排查勞務分包隊伍里的流動黨員,建立信息臺帳,并試點以區域為單位,成立了“工友黨員驛家”臨時黨支部,改變了以往以項目為單位,工友黨員少、活動沒氣氛、積極性不高的局面。
制度保障打基礎。通過明確“優先合作、優先留用、優先幫扶”的“三優先”建家承諾,樹立了“思想同心、目標同向、行動同行”的“三同”建家理念,搭建了“1+2”制度體系(即出臺1個《“工友黨員驛家”建設方案》,《工地板房黨校管理制度》和《工友黨員積分管理制度》2個配套制度),通過一系列措施,筑牢了工友黨建的制度基礎。
板房黨校搭框架。線下打造“工地板房黨校”實體課堂,開展十九大代表進黨校、法律援助進工地、技能培訓大篷車等活動,為工友黨員“充電提能”;開展“工地板房黨校”課程設置需求調研,真正切中工友工作生活實際需求。線上開設工友黨員“翻轉課堂”,靈活開展文件學習、精神傳達和線上考試等,督促工友黨員主動學習,提升素質。
黨員積分提動力。對工友黨員實行積分管理,堅持激勵引導、簡易便行,全員參與、突出重點,堅持標準、量化考核的基本原則,采取定性評價與量化考評相結合的方式,聘請工友黨員為“行為安全之星監督員”、“五福工友聯絡員”等,通過日常行為積分、年度評議積分和負面清單扣分等對黨員進行積分管理,做好考核結果運用,實現了工友黨員日常管理服務的科學化、精細化、數字化。
五福工會工作站添活力。在工人生活區建設“五福工會工作站”,運用信息化手段,保障勞務工資按時、足額發放,確保“薪酬增福”;以五福夜校、項目講壇為載體,不定期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技能比武,確保“培訓謀福”;工人生活區實施物業化管理,引入超市、活動室、理發店等,設健身房、球場等場地和設施,確保“快樂添福”;開展“送溫暖,送清涼”、“夢想訂單”活動、“521公益行”活動,確保“愛心送福”;嚴格食堂衛生,工人宿舍內設置USB充電口,設置醫療室,對勞務工人定期體檢,確保“健康助福”。
聯合聯動,資源共享助推工友黨建
啟動儀式上,以驛家、黨校為載體,中共中建八局第二建設有限公司委員會牽頭,會同中共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委員會、中共濟南市委農民工工作委員會、中共濟南市城鄉建設委員會、中共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遙墻街道工作委員會五家單位共同簽署了《黨建聯建簽約書》,旨在通過資源共享,進一步加強聯合聯動,推動基層黨建和農民工黨建不斷向縱深發展。
談到“工地板房黨校”的成立,工友黨員杜深秀說:“黨員工友之間相互交流,學習進步的氛圍日益濃郁,我這個黨員也驕傲起來!每當工友說起‘黨員同志,牛!’,我心里就非常高興,因為這不是諷刺和調侃,而是由衷的羨慕和稱贊。”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