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國企軌跡?】中國能建:與時代同行與行業共振 走好企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改革開放40年·國企軌跡?】中國能建:與時代同行與行業共振 走好企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文章來源: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12-14
編者按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要總結經驗、乘勢而上,在新起點上推動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绷暯娇倳洶l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高瞻遠矚,為推進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指明了前進方向。40年來,廣大中央企業在改革開放的征途中披荊斬棘、風雨兼程、一路高歌。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國務院國資委網站推出“改革開放40年·國企軌跡”系列報道,敬請關注。今日推出第二十篇《中國能建:與時代同行與行業共振 走好企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1981年,山東石橫電廠一期工程開工,這是我國首次引進國外制造和設計技術的“雙引進”工程,中國能建成員企業與美國公司合作開展概念設計。我國火電設計技術由此踏上了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之路。
30多年后的今天,國家火電示范工程——安徽平山電廠二期135萬千瓦機組工程拔地而起。該項目由中國能建設計建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是世界單機容量最大的新型、高效、清潔、低碳燃煤發電機組,將成為世界火電建設的新標桿。
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力工業跨越式發展的真實寫照,也是作為電力建設國家隊和主力軍的中國能建,履行使命責任、引領行業進步的一個生動縮影。
40年來,中國能建及其成員企業伴隨電力事業發展進程,譜寫出了“能者善為、建則善成”的奮斗強音,為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勁的能源動力,打造出電力能源建設全產業鏈核心優勢,在新時代向著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程公司闊步前行。
澎湃動力驅動發展快車
經濟發展,電力先行。改革開放之初,我國電力裝機不足6000萬千瓦,電網網架薄弱,電力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嚴重制約著經濟社會的發展。
以電力報國為己任,作為電力建設骨干力量,這些誕生于上世紀中葉、與新中國電力事業共成長的中國能建成員企業,在改革開放40年的大潮中,毅然挺立潮頭。
1981年12月,我國第一家國家和地方集資辦電企業,由中國能建設計的山東煙臺龍口電廠開工,拉開了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的大幕。
圖為秦山核電站
于1985年開工的秦山核電站一期工程是我國大陸第一座核電站。中國能建全程參與了選址、前期方案論證、常規島及BOP設計。
三峽工程使中國從水電大國一躍成為水電強國。曾獨立承建萬里長江第一壩——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的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作為主力承擔了三峽工程65%以上的工程量,鑄就了水電建設的“中國名片”。
圖為晉東南—南陽—荊門交流特高壓試驗示范工程
隨著由中國能建設計的世界首個1000千伏特高壓工程——晉東南—南陽—荊門交流特高壓試驗示范工程的投運,我國在遠距離、大容量的特高壓輸電核心技術和設備國產化上取得重大突破……
這是中國能建與時代同行的腳步、與行業共振的脈動。
40年來,中國能建旗下企業參與完成我國90%以上的電力規劃科研、咨詢評審和行業標準制定;全面參與了長江、金沙江等流域水電開發,設計、承建了1000余個水利水電項目;設計和施工的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數量居世界首位,蹚出能源建設EPC的“中國道路”;承擔了目前國內所有特高壓工程設計、咨詢任務;新能源工程業務份額占國內市場的50%;參與40多個核電工程常規島與核島的勘測、設計、施工,實現了“華龍一號”、AP1000等三代核電工程全覆蓋。
截至2017年底,我國發電裝機容量突破17億千瓦,位居世界第一。中國能建以一批代表中國乃至世界最高水平的精品工程,為我國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支撐,也鍛造出電力能源建設領軍者的金字招牌。
技術創新引領產業升級
2015年9月25日,江蘇泰州電廠3號機組正式投產。這是世界上首臺成功運用二次再熱技術的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其發電效率、發電煤耗和環境指標創下三個“世界之最。
圖為江蘇泰州電廠二期工程
中國能建參與了泰州電廠的聯合攻關,通過自主研發、自主建設,實現了我國火力發電重大技術進步,徹底擺脫了國外知識產權束縛。
成績的背后,是中國能建踐行五大發展理念,依托工程項目,走出的創新驅動發展之路。
上世紀80年代,通過我國引進國外技術建設的山東石橫電廠、安徽平圩電廠、上海石洞口第二發電廠,中國能建逐步建立起火電機組設計核心技術體系,推動著我國火電行業從跟隨到領跑的超越。
憑借在三峽工程中磨練的機組安裝“獨門絕技”,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助力國產特大型水輪發電機組在溪洛渡、烏東德、白鶴灘等世界級水電工程中穩定運行。
正在建設的白鶴灘水電站
依托產學研用聯合攻關,中國能建高質量地完成了世界首批特高壓工程設計和相關科研課題研究,編制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領先水平的一批特高壓輸變電設計規范。
在代表著新能源前沿技術的太陽能光熱發電領域,中國能建擁有了塔式、槽式、線性菲涅爾等型式光熱工程業績,編制的世界首部光熱發電設計標準《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站設計標準》,填補了行業空白,將進一步增強中國在光熱發電行業的國際話語權,為太陽能熱發電項目開發和建設起到支撐和保障作用。
從《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到《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作為“能源智囊”、國家智庫,中國能建所屬的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完成了數百項國家和地方電力能源規劃咨詢項目。該院開展并完成的《雄安新區能源發展規劃研究》,創新地提出從“綠色、韌性、智慧、未來”四方面打造新區能源系統,為這個國家級新區的能源發展繪制了科學藍圖。
2018年1月8日,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能建參與的“特高壓±800kV直流輸電工程”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這是中國能建第四次獲此殊榮。
40年來,中國能建累計取得重大科技成果3100余項,其中國家級科技獎40項;擁有專利授權5299項,獲得軟件著作權421項,編制了千余項國家或行業標準。
如今,中國能建在特大型水電工程建設、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潔凈煤發電、核電常規島和核島、特高壓交直流輸變電、智能電網、光伏光熱發電、風力發電、生物質發電和節能環保等專業技術領域,擁有了世界一流、行業領先的研究成果和技術實力。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能建形成了以電規總院、工程研究院、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級和省級研究機構為主體,51家高新技術企業組成的創新體系,為技術創新凝聚力量。
“一帶一路”唱響共贏致和
廣袤的巴塔哥尼亞高原上,圣克魯斯河碧波蕩漾,阿根廷“百年夢想”工程正在起航——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與阿根廷企業組成聯營體建設的圣克魯斯孔拉水電站正處于施工高峰期。
這個中拉合作的最大項目,總投資超過50億美元,是阿根廷在建的最大能源項目,建成后可以提升阿根廷整個國家6.5%的電力供應,也是中國企業目前在境外建設的最大電力項目。
“很幸運能同中國企業組成聯營體,中國向我們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有助于優化當地基礎設施,這是阿根廷從中國收到的最好禮物之一。”今年64歲的塞爾吉奧是水電站項目執行委員,曾多次到訪中國。
通過承擔援外工程,中國能建成員企業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就在境外開展業務,成為最早一批“走出去”的央企。揚帆出海幾十年,全球化思維模式日趨成熟,國際資源配置能力持續提升。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中國能建將企業的國際化發展融入到踐行國家倡議的使命中,發揮優勢,奮楫爭先,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主力。
安哥拉卡卡水電站效果圖
安哥拉卡卡水電站、埃及EETC500千伏輸變電工程、越南海陽燃煤電站、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阿聯酋迪拜700兆瓦光熱發電項目、白俄羅斯核電輸出及電力聯網項目、巴西圣洛倫索供水項目、加納凱蓬供水擴建工程……一項項工程扎實推進,助力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不斷“擦亮”中國品牌。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來,中國能建在沿線的5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業務,各類在建及待建項目超過700個,合同總額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2017年,國際市場電力項目簽約總額繼續穩步增長,連續三年國際市場電力項目簽約超過100億美元,在中國企業海外電力承包市場排名第一。
以承攬的國際項目為載體,中國能建積極推動我國電力標準在項目中的應用,大量國際項目全部或部分采用中國標準,從而提高了我國企業在國際電力行業的話語權和競爭力。
除了奉獻精品工程,中國能建還牽頭完成了“一帶一路”能源合作規劃研究、中國與周邊國家電力互聯互通等多個規劃研究。
今年3月,中國能建旗下電力規劃設計總院承擔并編制完成的《老撾電力規劃研究》通過老撾能礦部驗收,成為首個“一帶一路”國家級電力規劃。
圖為越南永新燃煤電廠
在安哥拉卡卡水電站,建設高峰時期為當地帶來近萬個就業機會;在越南永新一期項目,為當地帶來價值13億元人民幣的采購、分包業務……中國能建在工程建設中注重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廣泛雇傭當地員工,努力把“一帶一路”建成發展之路、共贏之路。
深化改革再譜奮進新篇
2017年,中國能建首次躋身利潤百億級央企陣營,主要經營指標相比2011年組建之初,實現了“六連增”,利潤翻了兩番。公司成立七年來,實現了進入“世界500強”、完成整體改制、整體上市的“三步走、三跨越”。
優異的成績背后,是來自于深化改革的發展偉力。
中國能建的成立,本身就肩負著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的重任。2011年9月29日,中國能建以葛洲壩集團、中電工程和15個?。▍^、市)的電力設計、建設、裝備制造企業為基礎重組建立,標志著我國電網企業主輔分離改革重組取得重大進展。
2011年9月29日,中國能建掛牌成立
自組建以來,中國能建深入貫徹中央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戰略部署,向改革要紅利、以改革促發展。
2014年7月7日,中國能建首次入圍“世界500強”榜單,此后連續5年上榜;2015年12月10日,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成為當年香港IPO市場最受矚目的新股之一。
遵循板塊化、專業化、區域化的新思路,中國能建全面推進組織結構調整重組,設立規劃設計公司、四大區域建設投資公司,重組投資、國際業務平臺,突出主業發展,推動全集團業務戰略轉型。
中國能建全面開展處僵治困工作,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推進改革部署落實落地。下屬兩家企業成功納入第三批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
在深化改革的同時,中國能建發揮工程全產業鏈優勢,積極推動業務轉型,拓展市政工程、公路橋梁、軌道交通、港口碼頭、環保、房建等非電業務領域,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新引擎。
圖為武漢青山海綿城市
港珠澳大橋、“中國天眼”FAST工程、南水北調中線“穿黃”工程、南京地下綜合管廊、云南滇池治理項目、武漢海綿城市樣板工程、??谑心隙山こ?、哈薩克斯坦水泥生產線項目、卡塔爾大型供水工程……一項項由中國能建參建的重點工程次第花開,助力經濟社會發展,也激發出高質量發展的新活力。
四十載不忘初心、鑄就輝煌,新時代風滿懸帆、奮楫逐浪。中國能建將以深化改革激發動力,以持續創新挖掘潛力,以互利共贏煥發活力,奮進能源建設新時代,走好企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點擊圖片 進入專題
【責任編輯:姚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