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座盾構越海地鐵隧道全面貫通 中國鐵建設計施工
國內首座盾構越海地鐵隧道全面貫通 中國鐵建設計施工

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9-03-12
3月10日上午,備受關注的廈門地鐵2號線建設又迎來一大關鍵性節點——全線節點控制性區間工程“海滄大道站-東渡站”過海隧道段全面貫通,標志著全線鋪軌進入海底隧道作業。由中國鐵建所屬鐵四院設計、中鐵十四局施工的該隧道,是國內首座也是技術難度最大的采用盾構法穿越海底的地鐵隧道。
廈門地鐵2號線過海方位示意圖
廈門地鐵2號線過海段區間全長2736米,其中盾構段約2500米。不同以往的江、河、湖等水底隧道相對均勻的地層,過海隧道穿越地層地質情況復雜多變,集淤泥軟土地層、微風化石英砂巖地層、上軟下硬地層于一體,并伴有孤石,堪稱“地質博物館”。此外,工程基本涵蓋了地鐵施工中的所有工法及圍護結構形式。2014年12月,過海隧道始發井開始施工,是2號線首開工點,歷時5年建設后順利貫通,成為全線最后一個移交鋪軌的區間,難度可見一斑。
廈門地鐵2號線海底隧道平面圖
作為國內首座海底地鐵盾構隧道,廈門2號線越海隧道沒有標準參照、沒有前車可鑒。鐵四院依靠團隊技術力量,開展關鍵技術專題研究和風險調查梳理,在設計、施工中采用了多項新技術、新工藝,摸索出一條海底闖關之路。
鐵四院隧道設計負責人趙明應介紹,盾構穿越孤石群及破碎帶過程中,創新地在泥水盾構中運用衡盾泥保壓結合海上注漿加固技術,解決了破碎地層掌子面無法保壓這一大技術難題,不僅保證了隧道的安全、經濟、合理,更使得“科技隧道”的理念得以貫徹,提高了工程的科技含量。
廈門地鐵2號線是廈門軌道交通線網中東西向的骨架線,構建了廈門本島與海滄區快速跨海連接通道,兼顧島內及島外資源共享公共交通骨干功能。預計2019年年底開通試運營。
2019年3月10日,廈門地鐵2號線海底隧道盾構貫通
【責任編輯:姚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