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 央企力量】通用技術集團:集中發力教育扶貧產業扶貧民生扶貧
【脫貧攻堅 央企力量】通用技術集團:集中發力教育扶貧產業扶貧民生扶貧

文章來源: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時間:2019-10-23
編者按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黨的十八大以來,各中央企業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將精準扶貧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高度重視,投入大量人財物,創新方式方法,推動精準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日,國資委網站推出“脫貧攻堅 央企力量”系列報道,聚焦各中央企業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作為和成效,展示央企責任與擔當。敬請關注。
按照黨中央的統一部署和國務院扶貧辦的具體安排,自2012年起,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定點幫扶內蒙古武川縣、商都縣。通用技術集團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開發重要指示論述精神,成立扶貧開發工作組,重點圍繞教育扶貧、社會保障扶貧、產業扶貧,著力推進扶貧項目的實施和落地,積極協調解決扶貧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該公司先后向兩個定點扶貧縣選派7名掛職干部,2019年以來總部和二三級公司共有21個工作組130余人次分別到武川縣、商都縣對接項目幫扶工作。
2012-2019年,該公司累計投入扶貧資金6070萬元,向央企扶貧基金出資5000萬元,并捐贈250萬元用于兩個扶貧縣基層黨組織活動場所建設;2017年安排所屬通用咨詢投資公司為定點扶貧縣提供價值480萬元的發展規劃咨詢服務;2019年通用咨詢投資公司又為定點扶貧縣提供了價值700萬元的發展規劃咨詢服務。
聚焦教育扶貧 將扶貧與扶志、扶智精密結合
通用技術集團針對定點扶貧縣的實際情況,將扶貧與扶志、扶智緊密結合起來,通過支持辦好武川縣通用技術中學、援建商都縣通用小學、支持商都縣鄉村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積極推動所屬企業與商都縣職業技術學校聯合辦學、設立商都縣“通用技術獎學金”、支持武川縣成立貧困學生救助基金,以及培訓基層干部和技術人員等舉措,形成了全方位的教育扶貧模式。該公司援建的商都縣通用小學分兩期工程,先后投入資金660萬元,學校占地26800平方米,建筑面積9927平方米,由教學樓、宿舍樓、食堂和幼兒園組成,于2016年竣工使用;2017年,繼續資助通用小學辦學,投入資金150萬元用于建設小學塑膠跑道操場;2018年,為解決冬春季風大不利于學生上體育課的問題,再投資450萬元用于建設氣膜運動館。目前,通用小學設13個教學班,學生431名,其中住宿生236人,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73人。商都通用小學項目,為保障商都縣城鄉接合部農村留守兒童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受教育的權利發揮了重要作用,深受當地政府和百姓好評,已經成為當地教育的一張名片。
2014-2016年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援建的內蒙古商都縣通用小學
2018-2019年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援建的內蒙古商都縣通用小學氣膜館
聚焦產業扶貧 變“地頭草”為“懷中寶”
通用技術集團結合武川縣中藥材資源優勢,充分利用所屬中國醫藥在天然藥物領域市場、信息、渠道等方面的傳統優勢,大力推進中藥材產業扶貧。設立中藥材產地加工企業,補齊藥材加工短板。2018年初,在武川縣得勝溝鄉成立了首家集種植、產地初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規范化中藥飲片企業——內蒙古通用中藥有限公司,并于2018年12月底通過了GMP現場檢查。該公司采取統一生產、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輻射帶動全縣中藥材產業發展。2019年1-8月,內蒙古通用中藥加工中藥材雇傭工人235人,發放工資23.6萬元。雇工覆蓋低保五保戶18人,人均收入2558.67元,覆蓋貧困戶13人,人均收益1146.58元;大力推進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帶動中藥材種植。從2017年起,在武川種植中藥材,并成功引入工信部赤芍項目,到2019年5月,共完成基地種植面積1047畝,以及1125畝野生赤芍圍欄撫育基地建設,投入建設資金540余萬元。2018年種植藥材流轉了6個自然村82戶農民土地(其中,貧困戶7戶),戶均獲益2560元,種植雇傭人員累計93人次,發放工資420145元,人均收益4517元,其中,貧困戶21人。截至目前,通用技術集團在武川推動中藥材種植在地面積接近5500畝,實現了集中連片推動GACP中藥材種植3700畝,帶動全縣種植中藥材面積2.5萬畝;打造中藥材產業扶貧品牌,助力武川綠色發展;積極打造中國通用武川中藥材產業扶貧示范園。到2019年,通用技術集團援助武川的幫扶資金投入中藥材領域累計達770萬元,主要用于推動集一二三產為一體的武川縣首個中藥材扶貧產業示范園建設和扶持、引導武川中藥材產業發展。目前,集種植、加工、科普、觀光、紅色旅游為一體的中藥材產業園建設初具規模。通用技術集團還資助開展了武川縣中蒙藥材合作社、種植大戶種植技術培訓,共培訓120余人,為進一步提升種植技術奠定了基礎。
在通用技術集團的大力推動、幫扶和帶動下,武川縣2019年中藥材種植面積迅速增加,中藥材產業扶貧帶動效應進一步增強。全縣初步形成了“山地中藥材、平川食用菌、溝壑經濟林、坡地小雜糧、點上烏骨羊、面上優質薯”的特色產業促脫貧新格局。中藥材產業成為武川縣名副其實的“四大產業鏈“之一。通用技術集團以中國醫藥中藥材產業為依托,造血式扶貧成效初顯,預計后續3-5年,可帶動至少約100-200戶農民,通過發展藥材種植、參與藥材加工而增加收入,在助力武川縣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邁開堅實的步伐。
從“地頭草”到“懷中寶”,中草藥種植戶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通用技術集團所屬中國醫藥武川中藥材產業扶貧示范園
聚焦民生扶貧 集中改善5844戶農村留守老人住宿問題
商都縣2013年建設69個老人互助幸福院,集中改善5844戶農村留守老人(老弱病殘)的住宿問題。該公司投入32萬元為其中3個幸福院購買了213臺電視機,深受留守老人的歡迎;2018年,投入720萬元支持武川縣建設102套移民搬遷幸福院;2015年以來,按照國務院扶貧辦、國資委專項工作要求,累計投入扶貧資金325萬元,為革命老區武川縣建設了4個鄉村莊衛生室、文化室,改造了800平方米扶貧開發培訓基地,修建了2段鄉村水泥路和4個自然村飲水井。
通用技術集團對口幫扶工作對推動定點扶貧縣打贏脫貧攻堅戰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了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認可,獲得國資委扶貧辦的好評。目前,武川縣已經完成“脫貧摘帽”任務,進入脫貧成果鞏固期。商都縣計劃于2019年實現“脫貧摘帽”目標。
【責任編輯:王莉 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