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 央企力量】扶貧路上的中國鐵建答卷
【脫貧攻堅 央企力量】扶貧路上的中國鐵建答卷

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9-10-18
編者按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黨的十八大以來,各中央企業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將精準扶貧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高度重視,投入大量人財物,創新方式方法,推動精準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日,國資委網站推出“脫貧攻堅 央企力量”系列報道,聚焦各中央企業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作為和成效,展示央企責任與擔當。敬請關注。
日前,在青海省2018年度脫貧攻堅表彰大會上,中國鐵建再獲青海省2018年度脫貧攻堅先進單位殊榮,中鐵十七局掛職干部劉印洲(駐村第一書記)獲得青海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
今年,已是中國鐵建連續第3年獲得青海省年度脫貧攻堅先進單位榮譽。對于任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協隆村“駐村第一書記”的劉印洲來說,今年在獲得果洛州2018年度“優秀第一書記”之后,二度獲得青海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他感到榮幸的同時,倍感責任重大。
自2014年甘德縣被確定為中國鐵建定點幫扶縣以來,中國鐵建就一直記掛著藏區同胞的冷暖,先后派駐4名扶貧掛職干部,不斷加大在項目援助、市場扶持與民生建設等方面的幫扶力度,直接投入扶貧資金約1000萬元,引進幫扶資金近億元。
甘德縣有著豐富的草場資源,多年前,當地居民跟他們的父輩們一樣,過著畜牧生活。如果一年雨水充足,草場豐茂,村民的日子能過得舒心一點,但是遇到雨水不足的年份,村民們只能過“苦日子”。中國鐵建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在當地建起了一家服裝加工廠。在服裝廠打工的當地居民,多的每月能掙到3000多元,少的每月也有1500元的收入。服裝廠建起來了,當地百姓再也不用“看老天爺”吃飯了。
中國鐵建為藏區居民做的,遠不止滿足溫飽這么簡單。他們在當地蓋起了青少年活動中心,讓牧區青少年有了寓教于樂的場所;投資200多萬元在江千鄉建立萬畝飼草基地,在治理改良了黑土灘生態質量的同時,帶動全縣50戶162人脫貧,增加就業7人,增加貧困群眾純收入12.7萬元,讓昔日的黑土灘成了牧民群眾的“增收灘”;引進“雪山牧業”民營企業,助力甘德縣協隆村脫貧攻堅……功夫不負苦心人。今年,甘德縣協隆村成功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在我國西北邊陲新疆哈密地區伊吾縣前山哈薩克民族鄉,在東南沿海的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下黨村,在西部腹地陜西省會寧縣大溝鎮,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萬全區、尚義縣……中國鐵建人正在用實際行動,滿足當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3年來,中國鐵建扶貧版圖已覆蓋我國16個省區市的近30個縣鄉村。據了解,2019年上半年,中國鐵建新派出10名定點扶貧干部,直接投入幫扶資金2640.53萬元,物資折款144.84萬元。
在定點扶貧和幫助扶貧地區,中國鐵建瞄準目標,優選干部,組織捐款,堅持指導督查,壓緊壓實“責任鏈”,緊盯產業扶貧,促進脫貧增收;緊盯就業扶貧,拓寬脫貧渠道;緊盯教育扶貧,推動根本脫貧;緊盯技術扶貧,提升脫貧能力;緊盯醫療扶貧,改善生活條件……一項項利民措施,一樁樁惠民實事,有力提高了當地居民生活水品,推動當地打贏脫貧攻堅戰。
如今,脫貧攻堅已進入倒計時,中國鐵建將繼續加大產業扶貧力度,持續推進就業和勞務扶貧,拓展教育扶貧渠道,創新醫療扶貧工程建設模式,加大智力扶貧力度,努力書寫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時代答卷。
【責任編輯: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