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冶集團:用心鑄就剛果(金)“一帶一路”樣板工程
礦冶集團:用心鑄就剛果(金)“一帶一路”樣板工程

文章來源: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1-20
近日,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剛果金PE527礦權魯蘇西銅鈷礦開發項目》榮獲中國有色金屬建筑行業2019年度優秀工程設計成果獎一等獎。
礦冶集團剛果金PE527礦權魯蘇西銅鈷礦開發項目。
礦冶集團剛果金PE527礦權魯蘇西銅鈷礦采選工程于2017年年底順利建成投產,投產以來,生產運行穩定,達產達標,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被業主單位確定為在剛果金開發礦山的樣板工程、管理示范平臺和經濟效益標桿企業,成為剛果(金)“一帶一路”戰略的“排頭兵”。
攻堅克難,“礦冶設計”展現“中國質量”
自該項目可研啟動那一刻起,礦冶集團就肩負國有企業的重要責任,把“中國質量”帶到剛果(金),展示給剛果(金)人民。該項目礦區位于盧本巴希北偏西約 25km 處,工程原礦性質較復雜,既有硫化銅鈷礦又有氧化銅鈷礦,硫化銅礦物以硫銅鈷礦、銅藍、黃銅礦、輝銅礦為主,品種多,且可浮性參差不齊。氧化銅礦則以硅孔雀石、孔雀石為主,且硅孔雀石的量是孔雀石的兩倍,硅孔雀石表面親水性較強, 可浮性差,捕收劑作用難在硅孔雀石表面生成疏水膜,只在礦物的孔隙內生成,因此在工業生產上比較難選。另外,礦石中含有一定量的碳質,碳可浮性好,與有用礦物形成對浮選藥劑的競爭吸附,不僅造成藥劑用量增大,而且不利于有用礦物浮選指標的穩定。此外,礦石中還含有一定量易浮選好且易泥化的滑石,對銅的浮選也有不小影響。
走出國門就意味著要代表祖國,工程設計質量必須代表中國水平。為充分回收銅鈷資源,實現降本增效、資源綜合利用,礦冶集團設計組與有關試驗研究部門緊密合作,多次赴海外項目及試驗現場溝通討論,經過大量試驗研究并充分考慮以后現場采礦和選礦生產實際情況,最終確定選別工藝主流程采用浮磁聯合工藝流程。設計在銅鈷礦浮選工藝之前采用快速預先脫碳浮選工藝脫除炭質礦物,減少了碳質物對后續浮選作業和精礦質量的影響。脫碳尾礦先進行一次粗選三次精選三次掃選回收硫化銅鈷,硫化銅鈷浮選尾礦再進行一次粗選三次精選三次掃選回收氧化銅鈷,浮選尾礦和炭質物合并采用一次粗選一次精選強磁選作業進一步回收銅鈷礦,精礦產品采用濃密+壓濾兩段脫水流程。
針對剛果當地的氣候條件,且氧化礦和硫化礦含泥含水變化大等特點,設計組決定在破碎磨礦采用一段粗碎、半自磨+球磨工藝,有效解決了生產中設備堵塞、生產不穩定等諸多問題。同時,采用礦冶集團自主研發的先進工藝技術、浮選設備及自動化控制系統,設置中央控制室可監控全廠設備運行,極大地減小了操作人員數量和工人的勞動強度,降低了生產成本及能耗,實現各項指標穩定運行。
質量為本,海外標桿助力轉型發展
剛果金魯蘇西銅鈷礦采選工程從設計開始到建成投產,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且項目建成后一次投產成功,流程順暢、設備運行良好,現場試生產迅速達成達標,在原礦性質波動較大的情況下,產品指標穩定,被業主單位確定為在剛果金開發礦山的樣板工程,管理示范平臺和經濟效益標桿企業。礦冶集團項目設計者用奮斗、成長、智慧和思考,詮釋了匠心傳承和工程設計者們對工程質量的永恒追求。
在我國銅、鈷礦產資源嚴重缺乏的情況下,銅、鈷資源的供應和需求之間長期存在著巨大的缺口。魯蘇西銅鈷礦項目的開發,為提高我國有色金屬冶煉工藝及裝備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對開拓非洲市場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更對應對經濟全球化挑戰,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樹立了典范,是礦冶集團貫徹國家“走出去”戰略的重大舉措,對推動中國企業參與境外競爭與合作,加速轉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該項目的成功運行,使剛果(金)的資源優勢盡快轉化為發展優勢,為繁榮剛果(金)經濟、解決當地就業、促進中剛兩國經濟合作與互利共贏做出了積極貢獻。
打造精品,爭創世界一流
剛果金魯蘇西銅鈷礦采選工程設計是礦冶集團承擔的又一個國外大型采選礦山精品工程,彰顯了礦冶人始終致力于質量管控、技術攻堅、精益創優的國家隊品質,進一步擴大了礦冶集團在國際礦業領域的品牌影響力,該項目已成為礦冶集團在剛果(金)的示范工程,項目采用的先進技術、設計理念和良好的經濟效益,吸引了眾多國內外企業前往參觀,也帶動了礦冶集團在非洲大地的咨詢、設計和總承包等業務的開展。
礦冶集團將繼續堅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政治本色,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以開發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的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為已任,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守“團結、求實、開拓、奉獻”的礦冶精神,認真履行央企責任,將科技創新作為突破點,將市場開拓作為發力點,將質量安全作為支撐點,朝著“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礦冶科技集團公司”的企業愿景砥礪奮進,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責任編輯: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