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3-16
3月13日,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二局集團承建、鐵五院監理的“一帶一路”關鍵工程,泛亞鐵路中線重要組成部分——中老鐵路萬和隧道提前10天貫通,這也是全線貫通的首座萬米級長隧。
貫通現場
萬和隧道全長17441米,是中老鐵路第二長隧,也是全線由單個施工單位獨立承建的最長隧道。隧道Ⅳ級以上圍巖占比高達88%,部分地段穿越軟巖大變形地層,同時下穿昆磨高速公路,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
萬和隧道3號斜井
建設者嚴格遵循“管超前、嚴注漿、強支護、短進尺、快封閉、勤量測”18字原則,采用TSP超前地質預報、加深炮孔和超前水平鉆孔,動態調整支護參數,并創新應用鎖腳環裝置,成功破解軟巖大變形難題;組建集“鉆、爆、挖、裝、運、襯”于一體的機械化生產線,做好工序銜接零誤差,實現全工序作業“短平快”;研發應用連接板定位模具等8項實用新型專利,采用雙“L”型襯砌鋼端模、二襯自動分窗澆筑裝置等7項新工藝,有效保證施工質量。
鎖腳環裝置焊接
采用信息化手段輔助隧道安全管理,安裝應用隧道安全視頻監控系統,確保洞內人員實時定位、掌子面24小時監控及應急報警,提高安全管理的時空范圍和精準度;通過應用BIM建模技術、微信二維碼技術,制作隧道作業卡控要點、安全交底等展牌,極大提高了安全施工預控預警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項目部立即制定應急預案,及時調整施工計劃,與地方疫情防控指揮部建立聯防聯控“戰線”,嚴格落實“防疫是復工的首要前提”要求,全力打通“人、機、物”堵點,對所有風險點進行“拉網式”密切排查,想方設法安排“點對點”返崗直通車,接送非重點疫區人員快速返崗,并在駐地招聘熟練技術工人,確保作業人員身體健康后,按劃分區域進入作業面錯峰施工,確保項目復工安全平穩推進。
復工后隧道施工現場
中老鐵路玉磨段始于昆玉鐵路的玉溪站,止于中老(撾)邊境磨憨口岸,全長507公里,是中國通往老撾、泰國的重要國際鐵路通道,也是云南融入和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推進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的重要基礎設施。建成后,昆明至西雙版納通車時間僅需3小時左右。
【責任編輯: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