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萊淡布隆跨海大橋提前啟用 中國建筑承建
文萊淡布隆跨海大橋提前啟用 中國建筑承建

文章來源: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3-19
隨著文萊新冠肺炎疫情形勢變化,文萊政府于3月16日發布緊急通知,宣布17日起啟用文萊淡布隆跨海大橋。
這座跨海大橋把由文萊灣隔斷的文萊本土和淡布隆區連成一體,淡布隆區和文萊本土的車程時間由2小時縮短至約15分鐘,最具特色的CC4標段由中國建筑承建,是目前全世界最多跨的全預制裝配式橋梁。
文萊淡布隆跨海大橋全線長約30公里,跨越文萊灣,是連接文萊穆阿拉區和淡布隆區的跨海大通道,是文萊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中國建筑承建的CC4標段全長11.8公里,分為上下雙幅,共計1990余跨,全部采用預制結構,由中建六局具體實施。
2019年,該項目安全施工突破800萬工時,榮獲英國安全委員會評選的國際安全優異獎,并入選中國商務部對外投資合作典型案例。中國駐文萊大使于紅曾到項目調研時表示,文萊淡布隆跨海大橋建成后將成為文萊的標志性工程,希望這座大橋同時能夠成為中文兩國人民之間的心靈之橋、文化之橋,通過這項偉大工程進一步推進中文兩國之間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交流,成為新時期中文友誼的豐碑。
疫情防控通車準備兩不誤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建筑文萊淡布隆跨海大橋項目部人員認真學習防疫知識,落實防疫舉措,儲備施工所需的口罩、消毒酒精、體溫計等防疫物資,同時對辦公區、食堂、生活區進行每日兩次消毒,保證所有人員安全有序施工,為項目按時交付、大橋提前通車提供了保障。
“釣魚法”架橋
淡布隆跨海大橋采用英國標準建造,施工方案需基于文萊EIA環保要求,項目團隊穩坐“釣魚臺”,創新采用“釣魚法”施工。
什么是“釣魚法”施工?施工中所有機械設備零著陸,不觸碰沼澤地面,不破壞雨林植被,全部在移動鋼平臺上完成橋梁樁基、架梁等作業,簡而言之,就是在橋上建橋。
大橋開辟四個施工作業面,三種預制構件同步安裝,作業面移動臨時鋼平臺,總計耗費鋼材五千噸,如此大規模的“釣魚法”施工在世界上尚屬首次。
常規“釣魚法”施工耗時長,同一臺設備要依次進行三種構件施工,項目部研發設計出可移動式臨時鋼平臺,將三種預制構件的施工分到三個作業點同步進行,將一至兩周的施工周期縮短為2.5至3.5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各工序環環相扣,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將導致整個作業面全線癱瘓,技術人員反復對施工流程進行三維模擬,找出關鍵點并多次會同專家論證,使全套方案緊密銜接、滴水不漏。
用積木搭橋
文萊淡布隆跨海大橋是世界最大的采用可移動式鋼平臺施工的裝配式橋梁,而所謂裝配式橋梁,通俗地講就是用“搭積木”的方法“拼”出一座大橋來。
中建六局實施的 CC4 標段全長11.8公里,其中包括約11.6公里長的全預制結構高架橋,穿越未經人類開發的熱帶原始雨林,與傳統橋梁施工方法相比,全預制拼裝施工更加節能環保,前方“搭積木”,后方“造積木”,把施工現場搬到工廠車間,不僅釋放了現場場地,而且極大地減少了粉塵、泥漿等建筑垃圾對原始森林環境的影響。
整座高架橋由 7626根預制管樁、1926根預制樁帽和9650根預制T梁拼裝而成,不論是管樁、樁帽還是T梁,構成大橋的每塊“積木”均重達幾十噸。為了更加科學高效地組織施工,項目部將全線劃分為三個工區同時進行作業,其中P269和P739工區條件最為艱苦。
P269工區冒著氣泡的沼澤地無法落腳,要修橋必須要修筑鋼平臺通道,沒有物資運輸通道,鋼平臺難以搭建,施工人員想盡一切辦法利用文萊灣海水漲潮的時機,將第一批鋼棧道材料用貨船運往沼澤地,先搭好一個據點然后向前推進,一步步拼出一條通道來。隨后又開挖了從文萊灣向工區的物資運輸航道,清淤長度約2600米,從此物資設備才有了正規的運輸途徑。
【責任編輯: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