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鐵路拉林段米林隧道貫通 中國鐵建承建
川藏鐵路拉林段米林隧道貫通 中國鐵建承建

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4-10
4月7日上午11時,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九局和中鐵十七局承建的國內首條橫向穿越冰磧層的高原萬米鐵路隧道——川藏鐵路拉林段米林隧道順利貫通。至此,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47座隧道全部貫通,為川藏鐵路林芝至雅安段等后續高原鐵路建設提供有益借鑒。
米林隧道位于西藏自治區林芝市米林縣境內,平均海拔3100米,隧道全長11560米,最大埋深為1200米,2015年9月開工建設,集合了風積沙、有毒有害氣體、高地應力、高地溫、冰磧層等世界級隧道施工難題,是拉林鐵路施工難度最大的6座萬米長隧之一,被稱為拉林鐵路最難啃的“硬骨頭”、最兇險的“攔路虎”。
米林隧道橫向穿越富水冰磧層,長度490米。冰磧層是冰川運動后冰雪融化的冰水在靜水環境作用下的堆積物,富水冰磧層段細顆粒物質極易隨地下水流失,導致突水突泥地質災害,嚴重威脅隧道施工安全。米林隧道日最大涌水量達3萬立方米,為確保安全,每循環開挖不足0.5米,只能靠工人用風鎬和鐵鍬開挖。據中鐵十九局拉林項目指揮長何旭介紹,穿越冰磧層段突水突泥防治的前提是要超前探明前方圍巖地質特性,關鍵是科學確定超前預加固措施。對此,建設者通過組織現場實地踏勘和研究,根據不同類型冰磧層圍巖特性,綜合確定超前預加固措施及施工設備,對富水地段采取帷幕注漿、無水地段采取大管棚+超前小導管及周邊小導管注漿+型鋼拱架支護相結合的措施,加強超前支護及洞內防排水措施,強化初支、基底處理方案等措施,有效保證冰磧層段隧道施工安全及進度。
此外,隧道出口存在80米的淺埋風積沙層,風積沙段施工如同在沙漏里打洞,傳統施工方法受到嚴峻挑戰,施工風險極高。建設者創新施工技術,采用高壓水平旋噴樁結合加密小導管超前加固,讓松軟的“沙山”變硬,最終安全優質通過了風積沙段落區。全隧巖爆段落長度7500米,強烈巖爆5000米,建設者采用防巖爆臺車、水壓光面爆破和聚能水壓光面爆破技術等措施,有效保持隧道圍巖穩定;同時,通過初噴鋼纖維混凝土、增加初支厚度、架設鋼拱架進行防護等措施增強初支穩定性,保證了施工安全。
據悉,川藏鐵路拉林段全長435.48公里,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穿越喜馬拉雅山脈和念青唐古拉山脈之間的西藏南部谷地高山區的鐵路,是西藏境內第一條電氣化鐵路,設計行車速度160公里/小時,預計2021年建成通車后,將有效改善我國區域鐵路網布局,構建起西藏連接川渝經濟圈和長江經濟帶的大能力快捷通道。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