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 央企行動?】國家能源集團:打造產業扶貧的“大棚樣板”
【脫貧攻堅 央企行動?】國家能源集團:打造產業扶貧的“大棚樣板”

文章來源: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時間:2020-04-30
四月的北方春寒料峭,可是在國家能源集團援建的陜西吳堡縣岔上鎮川口村20個村集體經濟有機蔬菜大棚里,卻是暖意濃濃。一排排破土而出的生姜,綠芽萌發,釋放著勃勃生機。
“生姜種植之前要把姜塊放進藥劑里浸泡一下,再放進塑料袋里密封起來,一般十多天以后就可以播種了。”距離大棚不遠的彩鋼房里,村里的技術指導員徐艷軍捧著剛剛冒芽的生姜塊,向村民們傳授秘訣。
2018年,國家能源集團向川口村投資215萬元專項資金,打造了占地35畝的蔬菜大棚20個、儲水量達80噸的蓄水池一座,用于發展村集體經濟。
今年一開春,村里在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搶抓農時,在大棚里種植有機西紅柿、茄子、西葫蘆、黃瓜、辣椒、芹菜、生姜等蔬菜,預計凈收入可達30萬元,帶動貧困戶86戶200人。
同時,國家能源集團依托援建的蔬菜大棚延伸扶貧舉措,推動“產業扶貧”與“就業扶貧”模式落實落地,帶動貧困村、貧困戶脫貧致富,鞏固脫貧成效。川口村在開展蔬菜大棚種植的基礎上,一方面帶動鼓勵有勞動能力的村民到蔬菜大棚務工,激發內生動力;另一方面,將蔬菜大棚收益的10%用于所有貧困戶分紅,90%用于全村村民分紅,使村民不僅可以自食其力、多勞多得又可享受額外紅利,實現足不出戶穩賺雙份收入。
據了解,川口村蔬菜大棚建起至今,先后雇用村民務工人員30多人,其中貧困戶16人,僅此一項可給村民人均帶來收入超過2000元。今年,川口村計劃在蔬菜大棚里種植有機蔬菜和優質生姜,預計總利潤達10萬元,讓村民參與蔬菜大棚種植產業的同時也獲得經濟收益。
這幾天,川口村的村民正忙著在蔬菜大棚里除草、澆水、施肥,搶抓春種時機,并盼望著這些農作物能早點開花結果,帶來一年新的希望。
【責任編輯: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