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5-09
5月8日13時49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制的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返回艙成功著陸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標志著新飛船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5月8日12時2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試驗船發出返回指令。整船制動后,于13時33分服務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此后,試驗船返回艙姿控發動機點火建立再入姿態;13時49分,試驗船返回艙安全著陸。搜救分隊及時發現目標并到達著陸現場開展處置。
自5月5日18時整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后,試驗船在軌飛行2天19小時,通過7次自主軌控將軌道抬升至遠地點為8000公里左右的大橢圓軌道,制動后以超過每秒9公里的再入速度返回,為返回艙創造了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再入的熱流條件;再入返回階段,試驗船通過新型返回制導策略控制再入飛行過程,以群傘減速、大型氣囊緩沖著陸,在東風著陸場成功回收。
5月5日18時,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搭乘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
5月5日約18時08分,船箭正常分離,隨后完成飛行姿態建立、太陽電池翼展開并跟蹤太陽、中繼天線展開,建立通信鏈路等平臺功能初始化工作。
截至5月7日,試驗船共按計劃完成了7次軌道控制,將軌道抬升至遠地點為8000公里左右的軌道。
非變軌期間開展了泄漏碰撞檢測系統試驗、時間觸發以太網控制電子試驗、空間增材制造系統試驗等多項載荷試驗。任務期間,試驗船姿態穩定,供電、測控聯絡均正常,整船狀態良好。
5月8日約12時,試驗船開始返回制動,完成服返分離、建立返回姿態等動作,返回艙再入大氣層。
試驗船在距地面約8公里高度依次打開減速傘、主傘,距地面2公里左右緩沖氣囊開始充氣。試驗船降落在東風著陸場后完成緩沖氣囊排氣、脫傘、發出著陸搜尋信標等動作,等待回收。
新一代載人飛船是面向我國載人月球探測、空間站運營等任務需求而論證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具備高安全、高可靠、模塊化、多任務、可重復使用等特點,可提高我國載人飛船的乘員人數和貨物運輸能力。試驗船采用返回艙與服務艙兩艙構型,通過配置不同的服務艙模塊來適應近地空間和月球探測任務。
在本次任務中,新飛船試驗船完成了多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驗證了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和群傘回收等關健技術,獲取重要飛行參數,為科學研究和技術改進積累飛行數據。試驗船飛行驗證的成功實施將為研制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實現我國載人天地往返運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建造運營和載人深空探測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開啟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新篇章。
【責任編輯: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