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鹽集團: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加快推動改革發展
中鹽集團: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加快推動改革發展

文章來源: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5-18
作為中國鹽業龍頭企業的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鹽集團”)在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和市場保障的同時,已于3月下旬實現全級次企業100%復工復產。中鹽集團主要負責人表示,今年是中鹽集團改革攻堅決勝之年,要以提質增效專項行動為抓手,努力完成全年任務目標。要進一步加快各項改革進程,加快推進中鹽股份組織體制和商業模式創新改革項目落地,積極推動行業聯合和資源整合,并積極培育新興主業,創造更多價值增長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國家鹽業公司+優秀化工企業”。
穩產保供當好“頂梁柱”
4月22日,一輛大貨車滿載32噸醫用氯化鈉,從位于云夢的中鹽云虹湖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駛出,開往吉林省。
中鹽集團所屬中鹽云虹湖北制藥股份公司生產的醫用氯化鈉是疫情防控時期關鍵的醫藥物資,春節期間曾向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指定輸液企業緊急配送醫用氯化鈉。
“疫情發生后,公司作為國家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不斷接到訂單。”中鹽云虹負責人介紹,復工復產以來,截至5月9日,公司累計向10省市醫藥企業供應醫用氯化鈉6397噸。
此外,位于疫情重點區域湖北孝感市的中鹽東興云夢公司,在取得當地政府批準后,于3月下旬第一時間實現了復工復產。
“這個項目我們將累計投入10億元,用于技改擴能和恢復生產。”中鹽東興鹽化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各項措施的有效落實,目前公司鍋爐、制鹽項目建設已實現全面復工復產,項目建設形象進度已達80%,力爭7月份進行調試運行。
在食用鹽領域,疫情發生以來,中鹽集團旗下食鹽生產企業為持續保障各地食鹽市場穩定供應發揮了“頂梁柱”作用。
“由于疫情影響,中鹽集團克服物流不暢、成本增加等重重困難,全力保障食鹽供應充足、市場價格穩定。”中鹽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3月份中鹽集團共銷售食鹽24.6萬噸,環比2月增長51.9%。4月份生產銷售基本恢復去年同期水平。
重點項目復工按下“快進鍵”
除了鹽業板塊,中鹽集團化工、農肥板塊所屬企業在全面復工復產基礎上,不斷推動達產達效。
中鹽集團在西部的化工企業聚焦重點項目,穩步推進復工復產工作。目前,三氯異氰尿酸項目、母液生化水深度處理制純水項目、電石廠出爐機器人項目、電石廠新建600噸/日回轉窯活性石灰項目、純堿廠高低真空改造項目、8萬噸/年糊狀PVC樹脂項目二期4萬噸/年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陸續復工,部分重點項目已進入試車收尾階段。
作為中鹽集團的東部化工基地,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該公司5萬噸碳酸二甲酯擴建項目已復工,工程量完成進度達40%。
此外,作為中鹽集團農肥板塊核心企業,中鹽安徽紅四方肥業股份有限公司所屬湖南中鹽紅四方肥業有限公司100萬噸/年緩控釋復合肥生產基地一期40萬噸/年新型緩控釋復合肥搬遷改造項目已復工,工程量完成進度已達30%。
改革發展跑出“加速度”
因疫情影響,中鹽集團從實際出發,將目標調整為“保八爭十”,并采取一系列提質增效措施,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努力實現年度目標任務。
今年4月,中鹽集團以蘭太實業為平臺完成了所屬三家化工企業領導班子人員和組織機構整合,并緊緊抓住今年初再融資、并購重組政策陸續落地這個政策窗口期,完成了蘭太實業非定向增發項目配套融資發行,募集資金8個億。這項改革提高了中鹽集團的資產證券化率、有效降低了資產負債率,發揮了中鹽企業間的協同效應,提升了化工板塊的整體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全面實現了中鹽吉蘭泰、中鹽昆山與蘭太實業的資產整合。整合后,新的蘭太實業資產總額比重組前上升109.04%,營業收入上升165.71%,利潤總額上升120.36%,凈利潤上升141.82%,提高了在化工行業的影響力,增強了自身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為中鹽集團建設“優秀化工企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日,中鹽集團以中鹽股份公司為平臺,按照“國家鹽業公司”的定位,提出了組織體制和商業模式改革創新方案框架,這是繼中鹽股份混改完成后,中鹽自去年底全力推動的又一重大改革舉措。下一步,中鹽集團將深入做好方案的具體設計和落地實施,實現中鹽股份組織體制和商業模式上的重大革新,真正發揮混改實效,更好地履行“創新行業價值,服務民本民生,體現國家意志”三大主體功能。一是以“戰略管控+運營管控”為階段性目標,完成總部機構職能改革和人員配置改革。二是全面推進中鹽企業數字化轉型,積極探索產業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在中鹽企業的應用。三是以編制集團“十四五”發展規劃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和優化企業發展戰略。四是推進中鹽股份組織體制革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改革項目落地,在大改深改的基礎上,積極做好IPO的前期準備工作,推動中鹽股份資產證券化。五是在蘭太實業等三家企業整合重組的基礎上,加快推動業務融合。六是以紅四方肥業為平臺整合農肥業務,積極推動上市工作。七是推進收入分配和績效考核機制改革,健全完善激勵機制。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