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 央企行動?】南方電網定點扶貧縣全部實現脫貧
【脫貧攻堅 央企行動?】南方電網定點扶貧縣全部實現脫貧

文章來源: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時間:2020-05-21
5月16日,云南省政府批準維西等31個縣(市、區)達到貧困縣退出標準,退出貧困縣序列。此前,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已于5月9日批準東蘭等21個縣(市、區)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南方電網兩個定點扶貧縣——廣西東蘭縣、云南維西縣均摘掉“窮帽”,宣告脫貧。
2012年11月,國務院扶貧辦啟動新一輪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工作,南方電網成為東蘭縣、維西縣對口幫扶單位,正式打響深度貧困縣脫貧攻堅戰,積極打造精準扶貧的“南網樣板”。2013年至今,南方電網累計在東蘭縣和維西縣投入行業扶貧資金15.75億元,定點扶貧資金1.39億元、培訓基層干部139名、培訓技術人員2423人次、購買或幫助貧困地區銷售農產品4993萬元,超額完成中央單位定點扶貧責任書的各項目標任務,幫助兩縣28930戶108730名貧困群眾擺脫貧困。
東蘭、維西縣自然條件差、貧困程度深。南方電網牢牢把握精準扶貧要義,充分發揮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模范帶頭作用,嚴格落實整縣幫扶責任,逐步形成“行業+產業+消費+教育”的多維度幫扶模式,推動幫扶從“輸血式”走上“造血式”之路。2013年以來,南方電網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實施了一批農村危房改造、飲水安全、學校設施、衛生室以及產業就業項目,脫貧成效更加扎實,為整縣脫貧摘帽奠定堅實基礎;全面推進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全面滿足脫貧攻堅電力需求;創新產業扶貧模式,打造全產業鏈的特色農產品服務平臺;創新落實消費扶貧工作要求,拓寬銷售渠道;開展“一站式”教育扶貧,解決貧困代際傳遞問題。
作為電力行業央企,南方電網發揮行業優勢,建設堅強電網,全面解決了農網重過載、低電壓、供電受限等問題,實現貧困戶100%通生活用電、貧困村100%通動力電。以東蘭縣為例,2013年至今,南方電網在該縣共投入電網建設資金10.48億元,相當于再造一個東蘭電網,有力支撐了貧困群眾脫貧用電需求,實現從“用上電”到“用好電”的飛躍。目前,南方電網在東蘭、維西縣打造電力行業扶貧示范縣、農村智能配電網示范縣,著力提升全縣配電網規劃、運維、客戶服務水平,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也是增強貧困地區內生發展動力的關鍵。為此,南方電網積極探索“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產業扶貧模式,解決持續增收難題。如今,東蘭全縣實現147個行政村集體產業全覆蓋,打造了坡索村“兩種兩養”產業示范基地。在維西縣,南方電網出資與該縣共同成立了維西縣扶貧開發公司,打造獨具藏區特色的“安嘖嘖”農產品銷售品牌,累計銷售農特產品3860萬元,4466戶群眾實現戶均增收2234元。
消費扶貧方面,南方電網在公司電子商城設置扶貧專區,集中上線扶貧產品,簡化采購流程,增加個人直銷功能,搭建公司系統食堂、員工購買扶貧產品的快速通道;與此同時,加強與農業龍頭公司、知名商場、超市和互聯網銷售平臺的對接合作,拓寬銷售渠道,不斷提高扶貧產品市場覆蓋面。
扶貧先扶智,南方電網用教育扶貧之刃斬斷貧困代際傳遞之根,打造了“南網知行”教育扶貧品牌。在東蘭縣,2013年以來,南方電網投入近1000萬元援建東蘭縣國清中學等項目,投入630萬元建設30所“南網知行書屋”,投入150萬元建成5座“南網溫暖澡堂”。在維西縣,探索“定向培養+轉移就業”教育扶貧模式,以云南省電力學校為平臺,定向委培建檔立卡戶高中畢業生,畢業考核合格后統籌安排工作。不僅如此,南方電網還“送教上門”,開展裝表接電等知識技能培訓,上千人經考核合格取得初級職業資格證書,為貧困戶就業提供更多可能。
摘帽不是脫貧攻堅的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南方電網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著力鞏固脫貧成果,后續幫扶不松勁,助力東蘭、維西縣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兩縣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南網力量。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