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桔”亮相 中國建筑正式進入地鐵運營時代
“盛世桔”亮相 中國建筑正式進入地鐵運營時代

文章來源: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fā)布時間:2020-05-26
5月20日,中國建筑首個地鐵運營項目——鄭州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迎來首列地鐵運營客車,正式進入地鐵開通運營實施階段。
現(xiàn)場直擊,揭秘中國建筑運營的首列地鐵客車
上午10時的接車儀式,一襲“盛世桔”涂裝的電客車正式亮相。電客車采用4動2拖6輛編組,DC1500V架空接觸網(wǎng)受電的A型車,列車全長140米,車體最寬處為3.08米,車頂距軌面高度約3.84米,全車總重量約230噸,列車最高運行速度80km/h,座席數(shù)為252個,最大載客量可達2600余人。車體采用鋁合金高頂鼓形車體,總計配置車輛數(shù)為34列,共204輛。3號線一期工程線路全長約25.488公里,全部為地下線,共設車站21座。該項目是中國建筑的第一個全要素投資、建設、運營的地鐵項目,此次順利接車標志著中國建筑正式進入地鐵運營時代。
軌道上的鄭州,“零距離換乘、無縫化銜接”
作為鄭州市第一條軌道交通PPP項目,由中建基礎代表中國建筑運營管理的3號線一期是鄭州市建設“軌道上的鄭州”戰(zhàn)略規(guī)劃的重要一環(huán),進一步完善“快、干、支、微”4級公交網(wǎng)絡與軌道交通的緊密銜接,實現(xiàn)航空、鐵路、地鐵、公交、出租的有效接駁,打造各種運輸方式“零距離換乘、無縫化銜接”的綜合交通體系。
該線路北起于惠濟片區(qū)的省體育中心,南止于隴海鐵路圃田站以南的航海東路站,是鄭州中心城區(qū)一條由西北至東南的軌道交通骨干線路,計劃于2020年12月底實現(xiàn)載客試運行。預計建成通車后,市民搭乘地鐵3號線從省體育中心站到隴海鐵路圃田站,最快只需1個小時。地鐵3號線更好地促進了鄭州在全省的輻射帶動作用,與周邊地市開通城際公交等聯(lián)動,實現(xiàn)公共運輸領域資源共享、市場共贏,形成“1+4”大都市區(qū)公共交通體系互聯(lián)互通。
復工達產,鄭州最難地鐵建設歷程
項目計劃工期3年零9個月,為確保疫情防控、復工達產,中建基礎、中建南方、鄭州地鐵3號線項目指揮部成立了分級現(xiàn)場復工專項督查組,監(jiān)督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方案落實;開展黨員“三創(chuàng)三亮”活動,以黨建引領推動疫情防控和復工;全線實施“三區(qū)”封閉式管理,按時消殺;“點對點”包專車,保障500余名勞務工人安全返崗;及時開展核酸檢測,累計組織核酸檢測1200余人,加快人員進場分流篩查;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線上辦公、培訓,有序推進運營人員分批實操和取證。
項目穿越鄭州市六個城區(qū)及商業(yè)密集區(qū),征地拆遷、管網(wǎng)遷移、交通導改難度極大,為同期施工的幾條線路中前期工程數(shù)量最多、難度最大的線路;同時通過積極推進標準化建設,切實打造 “無破損、無錯臺、無滲漏、無污染”的“四無”精品隧道,實現(xiàn)了已完成隧道驗收100%一次性通過,并在中建基礎在建軌道項目得到推廣。
面對鄭州北三環(huán)立交樁基托換、近距離下穿既有地鐵1號線、盾構長距離小凈距下穿污水干管等難題,項目部積極開展科研立項,獲省部級工法9項,專利8項,發(fā)表論文27篇,被國家科技部授予“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綠色建筑及建筑工業(yè)化”重點專項科技示范工程。
下一步,中國建筑將繼續(xù)保持高質量建設、高效率推進、高水平管理,確保關鍵節(jié)點如期完成,最終實現(xiàn)3號線高品質開通,為加快完善鄭州市軌道交通建設網(wǎng)貢獻中建智慧、中建力量。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