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首開段實現空載試運行
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首開段實現空載試運行

文章來源: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6-11
近日,由中國電建投資建設的全國最大的軌道交通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迎來階段性進展,首開段實現空載試運行。這也意味著,這條火車南站起步,直抵天府國際機場的軌道交通“主動脈”距離正式“上線”已指日可待。
作為成都市“東進”戰略上首條主動脈,18號線是連接成都主城區和天府新區及天府國際機場的重要軌道交通線路,集市域快線與機場專線功能為一體,未來將進一步引領和改變城市發展格局,加快實現“機場樞紐、全域軌道、地鐵城市”的壯闊圖景。
此次18號線實現空載的首開段為火車南站至三岔站,全長55.92千米,設車站9座,車輛綜合基地一處,主變電所三座。其中,天府新站至三岔區間距離近20公里,將打破目前成都軌道交通在建項目最長區間的紀錄。
本次空載按照先分段后貫通、上線列車逐步增加、發車間隔逐步縮小、試運行時間逐步延長的原則進行,對18號線首開段的人員、設備、規章等進行檢驗與驗證,同時在空載試運行期間也將繼續開展多系統聯動功能測試、線網互聯互通測試和供電能力測試等聯調科目,確保正式開通后行車組織、客運組織、維保組織順暢有序。
作為成都東進建設的排頭兵,中國電建在18號線首開段的建設中,先后攻克了206處重特大危險源,共投入16臺8.6米大直徑盾構機,是成都軌道交通建設史上的第一次,并通過技術攻關,形成了復合地層盾構施工組段劃分方法,建立了砂卵石、泥巖和復合地層盾構關鍵參數的匹配關系,實現了掘進施工精準控制;同時,通過研制管片抗浮榫裝置及研究盾構機垂直姿態主動下壓措施,解決了大直徑隧道盾構管片上浮錯臺及滲水等難題,確保盾構施工安全質量可控。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