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集團:協同科技創新、制度創新兩個輪子一起轉
華潤集團:協同科技創新、制度創新兩個輪子一起轉

文章來源: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6-11
“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政策鏈相互交織、相互支撐,改革只在一個環節或幾個環節搞是不夠的,必須全面部署,并堅定不移推進。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要協同發揮作用,兩個輪子一起轉。”——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科技創新大會講話中精準地指出創新本質和實現路徑。
“十三五”期間,華潤集團進一步強化創新發展戰略的引領作用,加大研發投入,創新研發體系,發揮科技創新、制度創新兩個輪子協同作用,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提升企業創新內生動力,推動企業轉型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制度創新是引領和保障
加強頂層設計,搭建“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平臺。華潤集團相繼成立華潤科學技術委員會、華潤科協、華潤科學技術研究院、華潤科學技術研究院——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聯合研究院、華潤商學院、華潤5M研究院等,聚焦國內外科研機構合作,開展人才培養、科技研發,打造開放式創新平臺,推動公司科技創新機制改革。
2019年6月,華潤科學技術研究院正式掛牌成立。
完善創新體制機制,激發創新活力。華潤集團發布了《華潤科技創新指導意見》,各利潤中心相繼出臺相關科技創新制度,例如《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技術發展項目貢獻獎管理辦法》《華潤化學材料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研發項目獎勵辦法》《華潤醫藥創新研發管理辦法》《珠海華潤銀行公司業務創新管理辦法》等。針對公司業務多元的特點,華潤集團對利潤中心進行業務分類,設立了科技、制造業、商貿三類不同性質的行業科技創新指標體系,因企施策、因業施策,加強對各公司技術研發的考核和評價。
加強創新組織建設,提升創新動力。在華潤集團成立華潤科學技術研究院的基礎上,華潤化學材料、微電子、電力、燃氣、醫藥等利潤中心陸續與華潤——清華聯合研究院成立專項實驗室,通過更加靈活和市場化的機制,借助外部智力資源和工作模式,加速推進自身創新研發工作和重點項目攻關。
技術創新是目的和衡量標準
聚焦新興產業,推進技術突破。華潤集團明確提出半導體、新材料、綠色環保、生命科學“四小板塊”發展目標,設立華潤生命科學、華潤環保科技兩家直屬企業;持續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其中華潤醫藥研發費用同比上升20%;華潤微電子全面開啟第三代半導體、智能模塊的產品研發工作;華潤化學材料初步建成聚酯和尼龍材料兩個研發平臺;華潤環保科技廣泛合作,對接先進技術成果和項目資源;華潤醫藥在研項目達200個,其中在研創新藥45個;加快生物制藥資源整合,完成前瞻性技術平臺搭建;成立華潤正大生命科學基金和華潤三井厚樸基金,助力大健康產業發展等。
著力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換代。華潤集團以智能制造和數字化轉型為目標,推動現有業務進行升級改造,降低成本、提高效能,實現精益化管理。在集團層面,華潤集團啟動了6大技術平臺建設,構建智慧大數據平臺;開展華潤匯管理共享、平臺搭建、應用深化;完成“三重一大”管理系統開發;完成一批辦公信息化項目開發或迭代優化,在國資委“央企2019年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對標”中獲評第1名。在各利潤中心層面,華潤水泥逐步實現采用物料成分在線分析儀實時控制生料配料,合格率提升10%以上;華潤電力成立智慧能源公司,拓展綜合能源業務;華潤燃氣聚焦互聯網新技術,打造了智能化孵化平臺;華潤置地推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智慧園區建設上的應用;華潤創業消費品業務積極擁護“互聯網+”,打造線上場景;華潤萬家對傳統商超進行技術化改造,提升消費體驗等。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