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建設計參建商合杭高鐵全線貫通 豫皖浙三省實現高鐵“無縫對接”
中國鐵建設計參建商合杭高鐵全線貫通 豫皖浙三省實現高鐵“無縫對接”

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6-29
6月28日,由中國鐵建所屬鐵四院總體設計、中國鐵建所屬的大橋局、中鐵十七局、中鐵二十四局、電化局、中鐵建設等單位參建的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高鐵合肥至湖州段(商合杭高鐵合湖段)開通運營,該線經湖州站與南京至杭州高鐵接軌,通達杭州,標志著經過10余年前期工作和建設,商合杭高鐵全線貫通,河南、安徽、浙江三省實現高鐵“無縫對接”。
商杭高鐵合湖段起自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經馬鞍山市含山縣至蕪湖市、宣城市,到達浙江省湖州市,線路全長311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其中蕪湖至宣城段時速250公里)。
安吉站
據中國鐵建所屬鐵四院商合杭高鐵總體設計負責人徐保紅介紹,全線來看,商合杭高鐵一路銜接鄭徐、合蚌、合福、合寧、寧安、寧杭和去年12月初剛通車的鄭阜等7條既有高鐵,合安、湖杭、滬蘇湖等3條在建高鐵和京港高鐵阜九段、阜淮、亳蚌、淮蚌、合新、巢馬、寧宣、宣績等8條規劃高速鐵路和城際鐵路,連接商丘、阜陽、合肥、蕪湖和杭州5個鐵路樞紐,是我國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建設中銜接關系最為復雜的項目。通過商合杭高鐵,旅客可以融入更為廣闊的全國高鐵網,更快到達更多目的地。
商合杭高鐵沿線共有車站29座,平均站間距28.4公里,多站點布局和運輸組織合理結合體現了鐵路建設的新理念。
商合杭高鐵橋梁比例達82.6%,全線跨越長江、裕溪河、淮河、潁河,分別采用588米、324米、228米、220米的大距度橋梁,還采用了眾多48至196米的大跨度和門式墩等特殊結構。
商合杭高鐵是新一輪鐵路建設中設計標準最高、線路最長的項目之一。自2015年8月開工以來,商合杭高鐵以精品精美、時代高鐵為建設目標,經過參建單位的共同努力,在鐵路建設的很多方面都有重大突破,亮點多多:商合杭高鐵是全路鐵路環水保工作的樣板,是全路中小站房建設的典范,是鐵路生產生活用房的標桿,還創造了裕河特大橋主跨324米時速350公里鋪設無砟軌道、蕪湖長江公鐵大橋采用高低塔斜拉橋、下穿特高壓電力走廊采用防護棚洞等多項世界、中國第一。
商合杭高鐵采用隧道方式下穿大力寺,旁邊是合福高鐵。
特別是主跨324米的裕溪河特大橋,掃清“限速點”,安裝“中國芯”,橋面鋪設采用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CRTS Ⅲ型板式無砟軌道,是我國時速350公里高鐵建設中,首次在300米以上跨度橋梁中鋪設無砟軌道,創造了世界300米以上大跨度高鐵橋梁最高行車速度,一舉把中國300米以上大跨度高鐵橋梁帶入“350時代”。
商合杭高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法》頒布實施后的第一條高速鐵路;國家水保部對鐵路建設取土棄渣從嚴、規范化管理的第一個項目,也是第一個下穿1000kv特高壓電力走廊增設防護棚洞的項目。
因為繞避野生揚子鱷保護區,商合杭鐵路在皖浙省界段,遭遇國內最高等級的特高壓電力線路走廊。考慮到這是供應上海的重要輸電線路,不適合遷改,因此高鐵線路不得不進行小角度下穿,這給設計和施工帶來極大的挑戰。
鐵四院隧道、結構、通防等專業的設計專家進行攻關,經過反復討論和多次現場實地勘察,最終決定使用防護棚洞來下穿特高壓電力線路走廊,在交叉地段設計修建460米長的鋼筋混凝土棚。
該項技術為國內首創,相當于給高鐵搭了一個“棚子”,既有效保護特高壓線路下高鐵的安全,又避免因遷改電力線路對上海電力供應的影響。因為繞避揚子鱷保護區,線路展長、增設棚洞,共增加投資1.5億左右。
隨著商合杭高鐵正式建成通車,沿線站房正式啟用,鐵四院設計完成的壽縣站、淮南南站、巢湖北站、廣德南站、安吉站造型優美、布局合理,受到社會廣泛好評,進一步展現了鐵四院在鐵路站房設計領域的前沿理念和深厚實力。
建設過程中,各方敏銳地預見了安吉站高鐵客流量將快速提升,通過變更設計將商合杭高鐵安吉站的站場規模由普通的縣級站兩座站臺四條到發線,調整為兩座站臺五條到發線,使安吉站具備了始發上海、杭州的能力,這種安排在我國縣級站中是比較少見的。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