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以“網絡+”扶貧模式助力困難群眾邁向美好數字生活
中國移動以“網絡+”扶貧模式助力困難群眾邁向美好數字生活

文章來源: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8-12
在貴州黔西南州望謨縣納王村,中國移動扶貧干部和村民一起利用移動互聯網平臺進行著“芒果預售”“香蕉直播”。
為跑山雞安裝“計步器”、打造信息化智慧小鎮、推進村務信息化、公益幫扶進駐、鄉村旅游……當初大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變成了現實。
貴州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望謨縣是貴州的重點扶貧地區,而納王村又是望謨縣的攻堅前沿。2015年,中國移動貴州公司與望謨縣啟動結對幫扶脫貧攻堅。短短幾年,建設者歷盡千辛萬苦,不僅打通了貧困山區與外界聯系的信息通道,更建成了山鄉百姓的“致富金橋”,讓納王村的父老鄉親跨越鴻溝,擁抱時代的最前沿。
攤開中國版圖,納王村只是一個小小的點。中國移動的建設者在深山密林、不毛之地、人煙稀少的村落、海洋深處的小島,用人抬肩扛的原始方法,用爬冰臥雪的奮斗精神,豎起一座座基站,鋪就一條條光纜。曾經的溝壑縱橫、層巒疊嶂,在網絡的連接下,變成坦途一片。
隔山隔水不隔音,讓更多困難群眾用上網絡
時間回溯到2003年。在2003年底,全國還有大約8萬個行政村未通電話?!耙敫唬刃蘼贰保蛲ㄐ畔⑼ǖ溃尷щy群眾用得上網絡,牽動著大家的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發揮互聯網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讓更多困難群眾用上互聯網。作為基礎電信運營領域的中央企業,中國移動圍繞網絡扶貧要求,義無反顧、下大力氣投入到“村村通電話工程”“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工程”的“戰斗”中去。在不斷地創新探索中,中國移動形成了獨具特色、以“1+3+X”為體系框架的“網絡+”扶貧模式,而網絡扶貧正是這個“1”,是貫穿始終的主線。自2002年承擔起脫貧攻堅這一重大政治任務和光榮社會責任以來,中國移動不斷加大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讓廣大人民群眾用上最先進、最優質的信息通信服務。
斗轉星移,18年來,中國移動始終緊密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扶貧工作的要求,負重致遠,村村通電話、鄉鄉通寬帶、電信普遍服務、832個縣網絡建設,完成一項又一項艱難挑戰。
2004年1月16日,“村村通電話工程”在四川等5省區啟動,很快便以燎原之勢在神州大地開展起來。作為網絡和客戶規模最大的運營商,中國移動責無旁貸,承擔起了最大、最難、最多的建設任務。
2005年11月27日,“村村通電話工程總結大會”在陜西延安召開,96%的行政村開通了電話,提前并超額完成了95%的“十五”目標。
2010年底,在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那曲地區尼瑪縣中倉鄉央龍曲帕村,中國移動為我國最后一個未通電話的行政村開通了電話,讓這個只有7戶人家32個村民的村子徹底告別了騎馬傳話的年代,為我國“十一五”村村通電話工程畫上圓滿句號。
從2004年到2015年,從2G到4G,中國移動在“村村通電話工程”中累計投入458億元,建設6.2萬個通信基站,完成12.2萬個自然村通電話、3.3萬個行政村通寬帶。中國移動實現了“上山下?!保谥槟吕尸敺宕蟊緺I開通了2G和4G基站,在南沙島礁開通移動通信基站、實現了對南端藍色國土的覆蓋。
2015年底,工信部啟動了“電信普遍服務試點”這一重大民生工程,中國移動積極響應、全面參與,克服各種不利因素,累計投資122億元,承擔5.3萬個行政村寬帶建設、行業占比35%,其中有線寬帶服務覆蓋3.8萬個行政村,承擔邊疆、海島超過2200個4G基站建設任務、行業占比75%。
在此基礎上,中國移動還聚焦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和“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優先安排資源,努力提升寬帶網絡覆蓋水平。通過不懈努力,中國移動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效果,行政村4G覆蓋率超過98%,建檔立卡貧困村寬帶網絡覆蓋率超過97%。日益完善的網絡基礎設施,讓農村地區廣大群眾能夠享受到與發達地區同樣優質的現代信息通信服務,為決戰脫貧攻堅鑄牢“基礎底座”。
從行政村到自然村,從電話、手機到寬帶、光纖、4G,甚至5G,信息通信的觸角向祖國的每一片土地、每一個角落蔓延扎根。中國移動的基站建在了祖國大江南北,東至黑瞎子島、南至南沙華陽礁、西至伊爾克什坦口岸、北至漠河鄉,真正實現了“隔山隔水不隔音”的美好愿景。
人人手機戶戶寬帶,讓更多困難群眾用好網絡
地處井岡山黃洋界腳下的神山村,海拔800余米,被群山圍繞。曾經,村子是邊、遠、窮的典型代表,村民年均純收入只有3140元。現在,在中國移動的大力支持下,不僅4G通了、光纖寬帶通了,村民們還幾乎人手一機、戶戶寬帶,網絡真正做到了“物盡其用”。
“自從村子里實現網絡全覆蓋后,網絡暢通了,上網、看電視都方便多了。”神山村村民李宗吾說,他經常用手機上網查閱資料、發布信息。中國移動的終端和資費優惠政策給李宗吾這樣的村民吃下了定心丸。在神山村光網改造后,不僅家家戶戶都裝上了寬帶,收到了移動免費贈送的機頂盒,移動公司還給村里5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贈送了手機。源源不斷的信息匯聚到手機上、電腦上,致富的希望也向村民們奔涌而來。
放眼全國,為了讓廣大群眾“用得起、用得好”網絡,真正發揮基礎設施在脫貧攻堅中的巨大價值,中國移動開展了資費扶貧和手機扶貧工作。為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戶定制推出18元/28元專屬“扶貧套餐”,普通套餐再享4至5折優惠,額外贈送上網流量和通話時長,共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1320余萬,累計讓利22億元;免費提供200多萬個流量包,支持建檔立卡App和中國社會扶貧網發展,減免金額4000多萬元;配合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連續兩年開展漢藏雙語手機捐贈項目,向西藏和四川、甘肅藏族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手機3.5萬部,提供資費優惠讓利1335萬元;向定點幫扶貧困縣群眾捐贈約4000部自有品牌手機、電視、機頂盒等設備,價值超過200萬元。
在云南,中國移動通過“免費領”“優惠購”等方式將內置了語言扶貧App、免費信息服務等的“4G致富機”送到貧困群眾手中,并疊加買手機送話費、免費領扶貧流量等優惠政策,讓他們放心用、大膽用。在云南省維西自治縣永春鄉阿沙洛村,有農戶通過定制“語言扶貧”定制機大幅提升了普通話水平,為外出打工創造了便利,年收入也從過去的1萬元增長至4萬元。
為了更高效地幫助困難群眾脫貧,中國移動還依托自身海量數據管理能力、信息功能研發實力,深入了解一線幫扶干部與貧困戶需求,自主研發了精準扶貧系統,可實現“一部手機連接地方政府、幫扶干部、貧困群眾、社會愛心人士四類用戶;一套系統精準研判扶貧工作;一個平臺匯聚社會多方扶貧資源”,覆蓋貧困人口數百萬,為超過70萬名基層扶貧干部提供信息化服務,良好的運行成效得到了國務院扶貧辦、審計署等國家有關部委以及二十多個省份的肯定和關注,并先后榮獲聯合國信息社會世界峰會(WSIS)電子政務類最高項目獎(Winner),入選2019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減貧案例”。
從2G的發展、3G的建設、4G的普及,以“三區三州”為代表的全國各貧困地區,在中國移動承擔扶貧任務以來的18年間實現了多次跨越。如今,“村村通手機,村村能上網,人人信息靈”的目標基本成為現實。
面向未來,中國移動將全力以赴、盡銳出戰,繼續為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移動”力量。中國移動將進一步深化和升級“網絡+”扶貧模式,通過“5G+”扶貧、“智慧鄉村”整體方案等新技術新模式,幫助農村地區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建立長效幫扶機制,不斷為人民群眾創造更美好的數字生活。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