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鐵路玉磨段一日貫通兩座隧道 中國鐵建施工
中老鐵路玉磨段一日貫通兩座隧道 中國鐵建施工

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9-14
那蘇河大橋連通大尖山隧道和太達村隧道
8月31日,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八局集團玉磨鐵路建設者歷經1500余天日夜奮戰,中老鐵路玉磨段重點控制性工程大尖山隧道、太達村隧道相繼貫通,標志著中鐵十八局集團承建的12標段內6條隧道全部安全貫通。
大尖山隧道位于云南省普洱市,進口地處寧洱縣,出口位于思茅區,全長14.2公里,穿越3個斷層和2個淺埋段,圍巖是典型的“滇西紅層”軟弱圍巖,巖體破碎,強度極低,遇水軟化、膨脹,突泥涌水頻發,最大單日涌水量達5.2萬立方米,相當于灌滿23個標準游泳池,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是全線的重點控制性工程。
大尖山隧道
面對萬米長隧,施工團隊采取“長隧短打”方案,按照“進口+出口+3座斜井”5個工區組織施工,10個工作面同時掘進,優化輔助坑道設置,合理分配施工要素,加快工序循環,確保了隧道順利貫通,并在平導段創造了單口月掘進274米的全線最快施工進度。
在大尖山隧道貫通的同時,與其相連,全長5.8公里的太達村隧道也同步實現貫通,雖然長度不足大尖山隧道的一半,但卻是全線最棘手的隧道之一。隧道圍巖差,涵蓋滑坡、淺埋、斷層等諸多不良地質,堪稱“西南地質博物館”,其中最大的“攔路虎”是180米長的富水粉細砂地層,自穩能力極差,且遇水成泥漿狀,是一項世界性難題。
太達村隧道
施工團隊通過組織16次專家論證會,采用了洞內帷幕注漿、地表深孔注漿及多項支護措施,實現隧道安全快速施工,創造了國內類似地質條件隧道施工速度的新紀錄。與此同時,隧道埋深180米的地表注漿,鉆孔深度、粉細砂地層成孔難度均達到國內之最。
據悉,中老鐵路全長1000余公里,是融入和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交通設施,建成通車后,云南省昆明市至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僅需3小時左右,至老撾萬象有望夕發朝至。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