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全線“咽喉”!國內最長下穿錢塘江大直徑地鐵隧道貫通
打通全線“咽喉”!國內最長下穿錢塘江大直徑地鐵隧道貫通

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9-21
隧道貫通現場
9月14日上午,歷經408天的日夜奮戰,由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六局集團承建的杭州地鐵8號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文橋區間風井至橋頭堡站區間盾構隧道順利貫通,標志著國內單洞雙線大直徑盾構最長距離穿越錢塘江地鐵隧道施工取得重大突破,為2022年杭州亞運會前全線通車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
杭州地鐵8號線一期工程為東西向骨干快線,是杭州亞運會重點配套工程,意義重大,影響廣泛。該工程主要包含一站一區間,其中文橋區間風井為全線最深最寬地下車站,目前主體結構已施工完成并順利移交。
工程線路圖
作為全線“咽喉”工程,文橋區間風井至橋頭堡站盾構區間全長3466米,其中穿越錢塘江段長2800米,是目前國內最長穿越錢塘江地鐵隧道,創造了浙江地鐵穿江最長紀錄。該工程采用11.71米國產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掘進施工,隧道途經地段地質結構復雜,盾構始發接收淺覆土,需長距離穿越錢塘江高水壓強透水地層,側穿大學宿舍樓,下穿超高壓油氣管線群、高程變化大的錢塘江大堤等多個重大風險源,滲漏風險高,安全風險大。
針對長距離穿江風險高、淤泥質粉質粘土極細顆粒篩分難度大、下穿江堤沉降量控制要求高等施工難點,項目團隊超前籌劃,在盾構選型初期開展針對性設計研究,配備主驅動密封自動加壓系統和超強環流系統,配置7.5微米全新泥水篩分壓濾設備。掘進中成功實現了盾構機安全下穿錢塘江東西兩岸大堤、隧道施工全程沉降零預警,大直徑泥水盾構首次不開倉、不換刀、一次性順利掘進3466米和泥漿處理零排放等多項紀錄。
技術人員操作盾構機掘進
盾構下穿錢塘江期間,最淺埋深僅8米,施工面臨江底水系豐富、盾尾及主驅動密封有被擊穿風險,同時受泥沙搬運影響,管片存在位移變形、掌子面不穩定、沉降控制等多重風險源。項目團隊研發設計了泥沙搬運作用下管片變形模擬裝置,通過分析管片位移變形規律以及圍巖應力分布規律,實時優化盾構施工參數,為盾構安全下穿江底提供了依據。該項研究獲得了國家專利授權并形成專項成果論文。
成型隧道內實外美
該隧道首次在地鐵施工中采用了盾構掘進與內部結構同步施工工藝。項目團隊通過BIM技術研究及運用,模擬最佳行車通道、最佳設備放置空間、最佳車輛運輸措施,在狹小空間內實現25臺車輛和機械設備科學運轉,各項工序銜接緊、施工效率高,節約工期100多天。
疫情防控期間,項目盾構施工正值攻堅階段。項目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生產,延續開展了“創崗建區”、勞動競賽等活動,全員齊心協力克服了渣土外運難、工期壓力大等難題,并在期間創造了日掘進22米、月掘進400米的施工速度。
項目建成通車后,錢塘江東西兩岸通行時間將從地上繞行40分鐘縮短至5分鐘,極大地加強兩岸互聯互通,帶動沿線區域經濟發展,也將為2022年杭州亞運會期間交通出行提供重要保障。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