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9-18
近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自2019年1月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以來,共獲得超過3TB科學數據,取得多項原創性成果,為研究月球的形成以及我國后續月球探測規劃的制定奠定了堅實基礎。
根據嫦娥四號科學數據,科學家團隊揭示了月球背面特別是南極艾特肯盆地復雜的撞擊歷史,為月壤的形成與演化模型提供關鍵證據;首次揭開了月球背面地下結構的神秘面紗,極大地提高了人類對月球撞擊和火山活動歷史的理解;為開展太陽風與月表微觀相互作用研究提供重要支撐,促進對月表輻射風險的認知;推進了太陽低頻射電特征和月表低頻射電環境研究。
目前,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抓總研制的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經在月球背面工作了21個月晝,兩器狀態良好,后續還將進行更為精細地科學探測工作。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