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強基礎增動能添活力 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國家電網:強基礎增動能添活力 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文章來源: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10-21
今年“十一”黃金周(10月1~8日)全國日均發電量183.67億千瓦時,較去年假期(10月1~7日)增長4.79%。宏觀數據的背后,是一個個富有生機和活力的場景:在生產車間,機器轟鳴運轉;在各大景區,人們共度美好時光;在城市街巷,新能源汽車隨處可見……被視為經濟運行“晴雨表”的用電數據,映射出經濟社會內生增長動力強勁的良好態勢。
當前,我國正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為企業準確把握時代大勢提供了遵循,為全面激發動能活力指明了方向。
作為能源電力行業的國有骨干企業,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堅決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把確保電網安全運行和可靠供電作為重中之重,加快電力基礎設施建設,補短板鍛長板,穩經濟惠民生,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用電需要,發揮基礎保障作用,暢通國內大循環,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
穩:筑牢電力基礎設施,讓更多“齒輪”轉起來
10月12日,湖北省紅安縣,100多名施工人員正在展放±800千伏陜北—湖北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導線。數據顯示,該工程將直接帶動設備生產規模約120億元,增加就業崗位超4萬個,帶動電源等相關產業投資超700億元,對于提振湖北經濟社會發展信心具有重要意義。
電網是關系民生的核心基礎設施。2月10日,國家電網公司印發《關于做好疫情防控積極推進重點工程建設的通知》至今,山西垣曲抽水蓄能電站開工,冬奧會配套電網工程、河北雄安新區配套工程加緊建設,張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投產,±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壓直流工程送電,阿里聯網工程全線貫通,1000千伏蒙西—晉中特高壓交流工程啟動送電,一大批重點電網工程有力帶動了上下游企業復工復產,為社會發展提供安全可靠的電力保障,為經濟運行注入澎湃動能。
阿里與藏中聯網工程線路走廊
今年前三季度,國家電網110千伏及以上電網基建工程投產36502千米、20544萬千伏安,完成年度計劃的74%;開工32895千米、20106萬千伏安,完成年度任務的67%,為全面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創造良好條件。
國家電網公司把確保電網安全運行和可靠供電作為重中之重,大力實施電網建設提升工程,全力打造安全可靠、綠色智能、互聯互通、共享互濟的現代化電網,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持續動能。
隨著±800千伏陜北—湖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雅中—江西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等重點工程的有序推進,各地電力設備制造企業加快生產。一批批換流變、換流閥、隔離開關等特高壓關鍵設備陸續運往工程現場,準備“上崗”。
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相關研究顯示,每1元基礎設施投資,就可拉動3~4元其他產業投資需求。
電網是關系民生的基礎設施,具有產業鏈長、帶動力強的特點,是基建投資的重要領域。電力帶動電力設備制造企業恢復生產,推動電力產業鏈條有序轉動,在國內大循環中對穩定社會預期、提振發展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
數據顯示,國家電網公司加快電力基礎設施建設,聚焦特高壓、充電樁、新基建等領域,將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至4600億元,預計帶動社會投資超過9000億元,整體規模將達到1.4萬億元。預計“十四五”時期,電網及相關產業投資將超過6萬億元。
優:降低社會用能成本,讓經濟發展活力充分釋放
上海和輝光電有限公司降低電費成本約600萬元,四川成都中電熊貓顯示科技有限公司每月節約用電成本約200萬元……越來越多的企業拿到了降電價“大禮包”。
作為國民經濟保障者,服務好市場主體是國家電網公司承擔的重要任務。2020年,國家電網公司堅決貫徹執行國家降電價政策,預計全年減免電費約926億元,降低社會用能成本。
用電成本降低的同時,辦電效率和服務水平提升了。一升一降間,是國家電網公司持續優化電力營商環境,讓企業“輕裝上陣”的生動實踐。
近日,國家電網公司出臺了全面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9項舉措,提高辦電效率和服務水平,3年將累計為企業節省投資超1000億元。此前,國家電網公司出臺了十項服務保障措施,進一步做好供電服務,支持5G發展。
國網福建電力公司員工服務中小企業,優化營商環境
跑腿次數少了——國網北京電力創新應用區塊鏈技術與北京市政務平臺共享電力數據資源,推行“一證辦電”服務;國網河北、安徽電力實現“房產+電表”聯合過戶。
辦電成本低了——國網上海電力今年接電實現“零投資”“零保證金”。
服務模式新了——國網重慶電力構建“便利化、透明化、標準化、規范化”的“陽光業擴”服務模式。
花費時間短了——國網山東、江蘇、浙江電力實行客戶身份證、營業執照“一鍵獲取”、行政審批“一鏈辦理”,居民“刷臉辦”、企業“一證辦”。
良好的營商環境,讓企業主體更活躍,讓社會資本投資更便利,讓國內市場更繁榮。這樣的格局對于經濟社會而言,是更大的機遇、更廣闊的空間、更高質量的發展以及更暢通的國內大循環。
綠:推動能源加速轉型,讓“美麗中國”綠意更濃
6月29日,張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投運。北京2022年冬奧會將100%使用綠電,張北的風電點亮了北京的燈。7月15日,青海—河南特高壓直流工程啟動送電,把綠色電力從雪域高原輸送到中原大地。
不知不覺間,清潔電力已經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國家電網公司堅決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的電網發展道路,推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為美麗中國賦能。
國網湖州供電公司助力打造綠色零排放“全電物流”示范項目
網架更堅強,輸送清潔能源的“高速公路”更完善。目前,國家電網公司累計建成投運“十三交十一直”24項特高壓工程。其中,錦蘇、復奉、賓金三大特高壓直流工程,酒泉—湖南、扎魯特—青州、青海—河南等清潔能源富集地區的電力外送大通道,打通了生態優勢與經濟優勢的轉換通道。同時,國家電網公司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天荒坪、蒲石河等一批工程,成為消納清潔能源、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的重要支撐。
能源供給方式更多元,綠色電能影響更廣泛。5月9日0時至8月16日24時,在大美青海,國家電網公司開展“綠電三江源”百日系列活動,連續100天對三江源16個縣和1個鎮全部以清潔能源供電。
科技創新步伐更快,新能源消納“利器”更強。國家電網公司著力攻克千萬千瓦級風光電集群控制關鍵技術等一批新能源消納“卡脖子”技術,推動儲能、電網實時調度、虛擬同步機等關鍵技術攻關和應用,增強電網對新能源大規模接入的適應能力;強化新能源全網統一調度,提升大電網平衡調節能力。
市場化手段更豐富,新能源消納利用更靈活。國家電網公司已建成國家級北京電力交易平臺和27個省級電力交易平臺,中長期市場化交易、現貨及輔助服務市場建設為新能源大范圍消納提供了技術支撐。
國家電網公司多措并舉促進清潔能源發展,確保全年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利用率達到95%以上。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在能源消費領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正在發生。國家電網公司著力提升終端能源消費中電能的占比,圍繞居民采暖、工(農)業生產制造、交通、電力供應與消費、家庭電氣化五大重點領域,充分挖掘電能替代潛力。
在青海省瑪多縣,縣城清潔采暖率達100%;在甘肅、重慶等地高海拔山區,清潔采暖走進中小學校園,解決孩子們的取暖問題;在江蘇常州,長江流域首艘千噸級純電動貨船“中天電運001”成功試航;在三峽壩區核心區,77千米內岸電設施全覆蓋……
從國民經濟保障者到美好生活服務者,再到能源革命踐行者,國家電網公司在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過程中發揮著基礎保障作用。這既是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助力穩定經濟基本盤的內在要求,也是補短板謀長遠的必然選擇。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