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國企新聲】全國人大代表李彩云:充分激發基層創新創效能力
【兩會國企新聲】全國人大代表李彩云:充分激發基層創新創效能力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03-10
桌上厚厚一摞參會準備材料,手機里滿是專門征集的企業員工和附近村民微信。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新木采油廠創新維修工作站勞模創新班班長李彩云,為履行好代表職責,事先做了很多功課。
有激情、腦子活是工友們對李彩云最多的評價。27歲成為廠里承包井組第一人、40歲成為全國三八紅旗手、42歲成為全國勞動模范……靠著這股子拼勁和闖勁,工作24載的李彩云先后收獲數十項榮譽稱號。
先苦后甜是李彩云職業生涯的寫照。2000年,入廠僅3年的她,毅然告別喧囂都市,把家搬進了自己負責的偏僻井組。從此,這個看似柔弱的女工,默默駐守荒原17年,并以精益求精的技術、盡心盡力的管理,硬是把一個全廠排名最后的井組,成功打造成了五型標桿班組、工人先鋒號。
那時的李彩云經常揣著一個小本子,遇到不懂的問題就記錄下來,把每一項工作都看作是一個學習的課堂。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積淀,李彩云把每一口井的特點都牢記在心,對管轄的每一口井都賦予了特殊的感情,并結合實際摸索出了5個在提高開發管理水平、實現節能創效方面非常有價值的管理操作方法,為企業創效500萬元以上。
一路走來,李彩云從基層工人成長為采油班班長,再到勞模創新工作室負責人,與其扎根基層、善于動腦的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密不可分。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增強創新能力。”嘗到基層創新甜頭的李彩云深刻感受到科技創新的重要性。近三年來,她的建議都與創新密切相關。在她看來,科技創新,基層大有可為,企業要與時俱進,不斷激發基層創新創效能力,才能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
尤其是剛過去的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提質增效”“扭虧解困”成為國家和企業關注的話題,基層創新創效作用也更加突顯。這一年,李彩云與另一名全國勞動模范杜海峰帶領工作室其他兩名成員,立足生產一線實際需要,共同研發新型實用專利9項、國家發明專利1項,推廣生產技術3項,創效破百萬元。其中,她們研發應用的便攜式油井更換裝置及光桿打撈裝置,克服以往光桿腐蝕嚴重及光桿斷裂維修費錢費力又存在安全風險的弊端,降低了維修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除了與工友們交流,我還經常利用上井時間,了解附近老百姓的生產生活實際困難。”李彩云沒想到的是,今年老百姓們也開始關心關注創新發展,紛紛提出“如何實現靠科技致富”“如何吸引大學畢業生人才回鄉創業”等意見和建議。科技創新的種子越撒越廣、根基越扎越深。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