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國企改革樣本】央地合作 遼港集團樹起國企改革新標桿
【東北國企改革樣本】央地合作 遼港集團樹起國企改革新標桿

文章來源: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04-07
【編者按】近年來,東北地區國資國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企改革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問題導向,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扎實推進各項改革,并在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進展,取得了較好實效。4月7日起,國務院國資委網站推出“東北國企改革樣本”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遼寧,擁有綿長的海岸線和豐富的港口資源,是東北地區的開放門戶和唯一出海通道。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遼寧沿海港口實現了快速發展,為提升區域對外開放水平、引領腹地社會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然而,囿于體制、環境等原因,遼寧港口間重復建設、過度競爭已嚴重影響省內港口整體競爭力,難以握指成拳、形成合力,昔日北方“大港”光輝黯淡。隨著港口一體化浪潮的到來,整合港口資源、成立港口集團的呼聲漸漲、勢在必行。
港口興則遼寧興,港口強則遼寧強。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決策部署,深化央地合作,遼寧省和招商局集團共同推進遼寧港口重組整合工作,開創了企地合作、市場化手段整合港口資源的先河。2019年1月4日,遼港集團正式掛牌成立,兩年多的時間里,通過整合融合、深化改革、守正創新、強化協同等措施,一舉扭轉虧損局面,取得改革發展顯著成效。
大連港汽車碼頭
全年完成貨物吞吐量超5億噸,同比增長2%;商品車外貿班輪航線實現“零”突破;營口港在全國內貿港口率先實現海鐵聯運量超百萬標箱;開展全國首例多國別、多礦種“保稅混礦”業務;成功引入亞洲最大客滾船上線運營……剛剛過去的2020年,遼港集團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十足的發展答卷。
南來海風向遼東
港口整合,大勢所趨。遼寧港口如何整合?誰來整合?這是事關整合成敗的關鍵。
作為百年央企、綜合央企、駐港央企,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港口綜合服務商的招商局集團,躬身入局,成為攜手遼寧省推進港口重組整合的不二之選。
1949年,掛起五星紅旗的招商局“海遼”輪,帶著紅色思想、愛國熱忱首次抵達大連港,與遼寧結下不解之緣;70年后,這艘與“祖國共命運、同時代共發展”的“巨輪”,帶著振興東北的使命再度駛入遼港。
大連港集裝箱碼頭班輪靠泊
2017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遼寧代表團審議時,提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推進干部作風轉變”要求,并對招商局參與遼寧港口整合,推動港口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予高度肯定;3月8日,國務委員王勇在參加遼寧代表團審議時再次提及此事,并表示國資委將積極支持招商局參與遼寧港口整合;6月10日,招商局集團與遼寧省政府簽署港口合作框架協議,并達成共識,確定由招商局主導,通過市場化方式推動遼寧港口整合。
整合大幕就此拉開,雙方攜手同進、破冰前行。
與國內其他港口整合多以行政整合不同的是,招商局集團與遼寧省達成以市場化、法治化為原則整合的共識,雙方共同在整合過程中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和重大困難,為港口整合后健康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
遼港集團的成立不僅是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重組整合標志性的范例,更成為招商局集團與遼寧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振興東北經濟探索出的一條新路。
南來海風以疾進之勢穿越山海關,吹入遼東半島,破除“投資不過山海關”的魔咒,打造了一艘以“世界一流”為目標、以“商業成功”為使命新的港口“旗艦”。
大刀闊斧剔痼疾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遼港集團在改革與融合中誕生,也在深化改革與深度融合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整合后遼港集團實力大增、優勢明顯,成為國內資產規模和吞吐量規模最大的港口集團之一,但要徹底解決固有的短板和頑疾,卻難以一蹴而就。
建立與企業戰略及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組織架構,是實現成功整合的組織保障。為此,遼港集團于成立之初便確立了以組織架構調整為引領,建立“小總部、大產業”管控模式。
營口港集裝箱碼頭
一名長期關注遼寧港口發展的行業媒體記者說:“在全國范圍內,先行先試的遼港集團成為首個采用事業部制的港口企業,彰顯其加快融合發展的決心與改革破局的勇氣?!?/p>
在實際運營中,遼港集團管控模式改革符合港口整合發展需要,迅速實現了競爭性業務的集中統一管理,提升了整體市場競爭力,為后續全省港口一體化運營奠定了基礎。
“投資企業‘量’多‘質’不優,債務負擔沉重,人員隊伍臃腫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我們用智慧和勇氣去耐心解決?!边|港集團主要負責人一語道出集團成立后改革發展的重心與任務。
改革如剜肉,陣痛在所難免。在招商局集團的全力支持下,遼港集團以刀刃向內的勇氣、銳意改革的決心,積極處置低效無效資產,優化債務結構和人力資源結構,壓減企業層級,用智慧和勇氣破解改革難題。
過去兩年,遼港集團持續治理“四非一低一虧”企業,累計完成治理企業137家,減虧約15.1億元,回收資金約11.8億元,企業戶數從451家減少到364家,逐漸實現“止血”到“造血”的良性循環。
推進公益性資產移交,完成大連港第一批資產移交工作;與營口、盤錦市政府就資產移交初步達成一致意見;推進非企業職能移交和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減法”讓這艘港口“旗艦”得以減輕負擔,輕裝上陣、健康發展。
觸及“根本”的破局實招讓不少員工感慨良多:遼港整合后大刀闊斧的改革切中要害,很多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兒,都一一實現了,效果立竿見影。
華麗轉身迎新生
2019年7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視察遼港集團,對遼寧港口整合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勉勵遼港集團做強服務東北地區的出海口;2020年10月,國務院國資委在大連召開深化東北地區國資國企改革現場推進會,總結交流東北地區國資國企改革的好經驗好做法,特別是招商局集團整合遼寧港口、打造新時代央地合作新標桿的成功經驗。
黨中央、國務院對遼港集團寄予厚望,社會各界也持續關注遼寧港口整合成果。
整合前,遼寧港口由于歷史原因,內部過度競爭等問題突出,面臨的情勢嚴峻:港口總體能力過剩,資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局部資源緊張,港口結構性配置不均衡;產品附加值低,全程物流、供應鏈等集成服務發展滯后。
丁金輝是遼港集團戰略企劃部部長,在他看來,招商局集團不僅為遼港提供了可資利用的豐富資源和成功經驗,更重要的是,為其注入了改革創新的基因?!罢锨暗拇筮B、營口兩港,追求的是規模、質量和效益,現在的遼港集團追求的是質量、效益和規模。別看只是順序變了,卻體現出企業新的發展理念。”
整合后,遼港集團借助招商局集團的全球網絡和資源,對外圍繞航運中心建設,積極開辟航線,升級服務,吸引外貿貨源;對內通過重組整合提質增效,逐步打破過去港口間各自為戰、重復建設、惡性競爭的局面,貨物吞吐量、經營業績等核心指標實現平穩、有序增長;與招商港口南北互動,合力打通糧食、集裝箱南北互動的大通道,并在油化品等業務上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協同合作;通過與招商局集團航運、地產、金融等板塊的業務協同,引進特色臨港產業項目,集聚航運中心資源要素,將“招商力量”有效融入到“世界一流強港”和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當中。
丹東港
2020年8月,丹東港口集團有限公司掛牌成立,成為遼港集團新成員,遼寧港口整合工作邁上新臺階,“六港合一”戰略布局順利推進;今年2月,大連港和營口港換股合并成功,遼寧港口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亮相資本市場,遼港集團探索出資本市場層面港口深度整合的一條新路。在時間的推移和遼港人的拼搏下,遼寧港口整合的步伐不僅走得穩、走得快,走上了高質量發展的通途,更走出了多條可資借鑒的改革發展新路。
“成為東北地區偉大的企業”是遼港集團成立伊始便鎖定的目標,改革便是通向它的終南捷徑。“今后五年仍是遼港集團的改革期、整合期、重塑期。未來的遼寧港口,將是招商局世界版圖的重要戰略支點?!边|港集團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遼港集團將在文化理念、管控體系等方面繼續深度融合,提升市場開發、成本管控、作業效率等方面競爭力,讓形如雙翼的遼寧港口,成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騰飛的強勁引擎。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