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賦能制造業轉型 中國聯通助力格力打造5G+智慧工廠
5G賦能制造業轉型 中國聯通助力格力打造5G+智慧工廠

文章來源: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08-09
“中國聯通助力格力打造5G+智慧工廠,使管理效率提升超10%,作業準確率提升30%,控制調度系統響應時間減少50%,年節約生產成本超1500萬元。”近日,在“5G行業應用規模化發展現場會”上,工作人員興奮地向與會來賓介紹中國聯通5G+工業互聯網示范產線實踐成果“格力5G+智慧工廠”。在大會演講環節,此案例被作為標桿工程,向各界嘉賓展示了世界一流“黑燈工廠”的美好發展前景。
重創新 促發展 科技促使傳統產線煥發勃勃生機
走進格力電器總裝車間K3106產線,就看到5G、AI等現代先進科技充分融入生產場景:在中國聯通技術加持下,設備、系統實現5G連接。大屏幕上,全產線虛擬仿真實現了從產品設計、生產計劃到制造執行的全流程數字化;產線上,格力自主研發的機器人替代傳統人工高質量完成各項質檢工序,產線工人加工動作規范比對高效提升工藝優化;車間通道上,AGV導航車與智能電子倉實現智能調度、精準配送……
珠海格力電器總裝車間K3106產線模擬線
傳統產線煥發出的勃勃生機正是中國聯通與格力大力推廣5G應用技術的創新成果。中國聯通采用“5G+MEC+SA切片”的模式,為格力構建一張高質量的5G行業虛擬專網,在其總部園區建成9套5G宏站、167個PRRU,落地覆蓋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物流調度,運營管理4大類超15種5G融合創新應用。
——5G+AI視覺:在傳統依靠人工作業的質檢環節應用5G+AI視覺技術,結合自主研發的機械臂,實現檢測快速定位、參數自動調取、結果智能判定,已應用到空調外觀包裝、壓縮機線序、自動電氣安全等10余個檢測環節,每年節省質檢成本超120萬元。為規范優化工人加工動作,中國聯通運用5G+AI+大數據技術,對加工動作進行實時的規范比對和快速分析,并在大數據分析下促進產線工藝優化升級,產線改造周期縮短2天以上。
——5G云化AGV:過去WiFi場景下AGV常因網絡不穩定導致停機,應用5G+AGV技術后,通過5G融合調度系統,實現路徑規劃、車輛管理、交通管理智能化,倉儲貨物100%先進先出,倉庫自動化率提高到60%,每年運營成本降低100萬元。
5G+AGV技術提升倉儲自動化率
——5G無紙化首檢:傳統的首檢作業采用工人筆錄巡查,易出錯,追溯難,效率低。采用5G智能終端搭建自主首檢系統后,在1-2秒內便可打開超200M的首檢文件,作業信息實時在線同步,首檢準確率提升至100%,每年降低耗材成本150萬元。
5G無紙化首檢降低耗材成本
——5G智能倉儲:為改變傳統倉庫“人找貨”的作業方式,工廠應用5G物流機器人,融合MES打造高柔性智能倉儲系統,在補貨入庫、揀選出庫、庫存管理等作業中,機器人實時精準取料,高效出入庫,貨物周轉100%先進先出,平均每倉節約呆料成本100萬元。
——5G設備監控平臺:傳統工廠內網以Wifi、老舊五類線、光纖為主,布線復雜,部署和調整周期長、點檢難,改造后的內網用5G對繁雜的工業設備運行狀態及生產大數據進行實時采集、高效回傳、在線分析,通過仿真生產系統實現從產品設計、生產計劃到制造執行的全過程數字化。車間設備聯網率超85%,設備運維效率提升超25%。
強合作 重落地 推動智能制造行業高質量創新發展
2021年4月,中國聯通與格力共同攜手,率先突破國內首個制造領域5G端到端硬切片并正式商用,5G從高速正式邁向“專用高速”。采用無線RB資源預留、承載網FlexE、客戶專屬UPF端到端硬隔離技術,成功實現5G終端到企業內網時延從原來的20毫秒降低到9毫秒,降低55%。搭配聯通自主研發的企業級切片管理平臺,實現5G專網的自管理、自配置、自服務,有效保證了園區業務的獨立性和穩定性。
近年來,中國聯通以引領5G創新實踐為己任,不斷推動5G深度融合,加快完善數字孿生、大數據、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先進技術,打造數據驅動產線、設備柔性切換的世界一流工廠,共同推動了中國制造高質量創新發展。
【責任編輯: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