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風勁揚帆起
——寫在國家能源集團印尼南蘇1號項目開工建設一周年之際
——寫在國家能源集團印尼南蘇1號項目開工建設一周年之際
潮涌風勁揚帆起
——寫在國家能源集團印尼南蘇1號項目開工建設一周年之際
——寫在國家能源集團印尼南蘇1號項目開工建設一周年之際

文章來源: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09-10
2021年9月4日,國家能源集團印尼南蘇1號項目開工建設一周年。貯灰場土建施工現場,挖掘機長臂揮舞,工程車往來穿梭,一派繁忙景象;主廠房施工現場,鋼結構安裝緊張進行,眼見著廠房鋼架拔地而起。中印尼兩國建設者克服疫情影響,合力踩下工程建設的“油門”,驅動機器轟鳴,焊花飛舞,為保證雨季前基礎施工出零米吹響“沖鋒號”,為實現2021年底前2號爐大板梁就位,1號、2號主廠房結頂,2023年底雙機投產目標提速發力。
2021年6月建設初期施工現場全貌
逆勢開工,與戰“疫”同步
南蘇1號項目是國家能源集團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實施“走出去”戰略在海外中標的煤電IPP項目“第一單”。項目位于印尼南蘇省蘇門答臘省穆印縣,距省會雅加達93公里,本期建設2*350兆瓦超臨界坑口燃煤機組,投產后的電廠名為國能印尼天健美朗公司,將與2011年投產的國能印尼南蘇公司、2020年投產的國能印尼爪哇發電公司共同構成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印尼能源矩陣。
南蘇1號項目可謂“好事多磨”,2015年底中標后,歷經煤價、電價調整等種種波折和多輪談判,2020年1月21日才正式簽訂購售電重述協議,但迎來開工準備曙光的同時又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發。項目停滯一天就多一天的損失,項目公司經過周密謀劃、妥善安排,做了種種努力,促成各路人員分期分批入場就位,2020年9月4日,南蘇1號項目在疫情中開工,與戰“疫”同步推進。
本就不易的海外項目,在疫情中更是難上加難,人員不足、疫情防控壓力大、施工組織和物資采購困難、國際物流運輸緊張、印尼段大件運輸需要大量協調等,但再難的境遇也打擊不了建設者全力推進項目的決心。有困難就解決困難,不好解決就付出更多的努力,保障各個節點有序推進:
10月27日,南蘇1號項目物流發運啟動儀式在上海港舉行,滿載著項目鍋爐前三層鋼架結構、履帶吊平臂吊等重大設備及機械發運;
11月20日,項目首車鋼結構等物資運抵現場;
12月31日,1號機組鍋爐鋼結構開始吊裝;
2021年3月23日,2號汽機基礎底座順利澆筑完成;
4月8日,煙囪基礎澆筑完成;
4月30日,2號鍋爐第一根鋼架順利吊裝;
5月6日,鋼煤斗開始組合;
5月25日,煙囪基礎回填完成;
6月5日,干煤棚開工;
7月11日,主廠房鋼架正式吊裝;
7月15日,貯灰場開工;
7月28日,1號鍋爐第一根大板梁吊裝就位。
截至目前,1號鍋爐鋼架吊裝進度超過90%,1號汽機基座12.6層以下柱混凝土澆筑完成50%,2號鍋爐鋼架二層吊裝,2號主廠房土建地下設施完成75%,煙囪施工至19米......
2021年8月項目建設現場鋼結構有序施工作業進行中
全面管控安全質量工期
你想象中的施工現場什么樣?翻漿的道路?漫天的揚塵?四處碼放風吹雨淋的材料?南蘇1項目的標準化工地讓你看到不一樣的景觀:
加裝了防塵棚的材料物資庫,各類材料整齊有序地分類碼放;
現場主干道全部硬化,深基坑護坡硬化,臨邊設置擋水沿, 永臨結合的環形路網全面暢通,堆場和組合場區域全部用石子碾壓,確保車輛與人員安全;
施工區域與路網之間采用統一硬質隔離圍欄, 實行區域網格化管理,布置人車分流裝置、限速牌、路肩樁與防撞樁、坡道警示牌等明顯的道路標識,現場樓梯扶手處安裝了安全警示燈帶,臺階進行了保護處理。
每一處設置都能看到項目建設者的匠心。
南蘇1號項目全面落實“安全責任零盲區、制度執行零折扣、項目建設零事故、環境保護零污染、文化融合零縫隙、員工違章零容忍”六個“零”的安全文化目標,并通過常態化的安全理念和安全文化宣傳、員工喜聞樂見的安全漫畫展示等活動,強化參建人員的紅線意識與底線思維。現在,“所有風險皆可控制、所有事故皆可預防”的理念已被各參建單位及合作伙伴接受和認同。
為積極推進現場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項目按物理功能劃分了23個安全文明施工責任區,針對每個責任區域設置“五牌一圖”,確定區域安全保證責任人及安全監督責任人,層層落實,實現安全管理責任到崗。
受疫情影響,項目人力和機械進場受限,有效施工時間縮短,項目管理人員克服了很多以前從未經歷過的困難,統籌策劃和優化疫情常態化下的施工進度,提前打出余量,多頭并進,有序銜接,全力推進現場各項工作。
驗收也是項目施工中的重要一環。上道工序不驗收,下道工序就不能進行,特別是鋼筋澆筑等隱蔽工程更是如此。現場安全和質量管理人員不分白天黑夜,奔波于各處,哪項施工完成就第一時間組織驗收,驗收合格后立即進行下一道工序,平均每天要驗收十幾項作業,多的時候甚至二三十項,以此 減少“等”的過程,加快“趕”的腳步,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工期的影響。
2020年5月25日,印尼南蘇1號項目組織住廠外隔離返崗的印尼員工做入廠前快速檢測
疫情重災區里的安全港
南蘇1號的項目進度,是在被呵護得分外周全的幸福國人幾乎無法想象的惡劣疫情形勢下完成的。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印尼是“重災區”,尤其是2021年,防疫裂口被“德爾塔”撕開后,嚴重時印尼每天新增確診病例四、五萬例,超過了印度和巴西,成為新的“震中”。截至目前,印尼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員已經超過1%。
電力基建,人員密集作業,在如此嚴峻的疫情形勢下,一旦“破防”就是災難。項目公司對“疫情不是離我們越來越遠,而是越來越近”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將疫情防控作為“怎么管也不為過,怎么嚴也不為過,怎么細也不為過”的政治任務,下最大力氣嚴防死守。
從2020年疫情初發,項目就嚴格執行《中央企業境外機構(項目)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建立常態化防疫工作組織機構,先后召開55次專門會議,設置防疫三級網,建立區域化監督管理機制,分區分級,確保全員參與、全面覆蓋,全方位、全過程、全領域防控,做到不留死角。先后制定發布了30多個管理規定,壓實各方責任,實現人員所在地疫情風險評估、路途安全防護、入場前快速檢測、集中隔離觀察、核酸檢測等全流程覆蓋,并采取了最嚴格的封閉管理措施,人員吃住在現場,建立防疫巡察和周協調會機制,加強人員出入和消殺管理,每日檢測體溫,確保項目安全和人員健康,將兇險的疫情隔離在項目圍墻之外。
南蘇1號項目目前有中方人員400余人,印尼人員900余人,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3500多人次核酸檢測。按應打盡打原則,中方員工100%完成疫苗接種,印尼人員疫苗接種正在進行中,目前接種率達到20%。
在保證現場安全的同時,項目堅持“超前監控,信息互通,聯防聯控,共同抗疫”的原則,主動將項目防疫工作網與周邊村防疫網進行對接,聯防聯控,關口前移,并力所能及幫助地方抗疫。積極聯系各渠道供應商采購防疫和生活物資,截至目前向周邊進行了6次捐贈,累計捐贈醫用口罩25萬只,洗手液和消毒液各1000多升,其他防疫和方便面等生活物資若干,為周邊防疫帶來了更多的希望與動力。
2021年9月3日,現場員工對照圖紙檢查確認設備安裝狀態確保施工質量
赤道上唱響奮斗之歌
印尼位于赤道附近,紫外線非常強,又有大半時間是雨季,也給施工帶來很大阻力。參建將士只爭朝夕,與時間賽跑,與暴雨泥濘對壘,保障施工有序推進。烈日暴曬下,一頂頂烤得發燙的安全帽,一張張紅中透黑的臉龐,或者傾盆暴雨中,腳踏泥濘,一件件濕透的工裝,或者寂靜的夜晚,伴著星光趕進度。從晨曦初露到落日余暉,再到滿天星辰,將士們用責任和堅守講述著奮斗故事。
因為人手不足,項目公司很多管理人員身兼多職,放棄休息,輪流排班,“全民皆兵”盯守施工現場,換來一個個節點目標的安全優質完成。
項目公司副總經理王進連續在海外工作15個月沒回國,把全部身心都撲在了項目建設上,帶領人員嚴把“三關”,做好設備、材料進出廠驗收,落實施工細部工藝、“小精品”工程,做好工廠化加工,用優秀的施工質量保證投產后生產安全。
計劃物資部程玉貴,堅守項目現場13個月,就像一個“大管家”,精心組織總包方、制造廠、運輸單位、現場代保管單位協同努力,進行設備材料運輸供應,順利完成了3個船次物資到貨,為現場施工提供了物資保障。
施工現場缺土建專業人員,鍋爐工程師戴飛建扛起重任,在做好本職工作同時,跨專業對土建工程主廠房、電除塵、機力通風塔、鍋爐補給水車間等施工方案進行審核、修改并協助施工單位上報開工方案,兼職期間未發生任何質量和安全問題。
印尼員工的主人翁責任感也被激發。疫情暴發以來,項目財務人員Feronia勇于擔當,積極主動分擔部門工作且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多次出面溝通、協調提資,確保項目資金鏈不斷;Dedi通過自身努力和中國師傅的“傳幫帶”迅速成長,已在總包單位山東院獨擋一面,與外界溝通,向現場人員交代工作,查看治水系統運行狀況,樣樣拿得下,成為交流使者。
人少,但力量空前凝聚,參建將士的心中只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安全優質推進工程,如期完成節點計劃,因為這樣的目標,他們放棄了節假日休息,把對父母妻兒的掛牽轉化為早日建成精品工程的動力。
疫情防控“繃緊弦”,項目建設“不掉速”,特殊環境下的印尼南蘇1號項目,以建設“人文相通、環境友好、品質領先、本質安全”的印尼煤電一體示范企業為目標,攻堅克難,加足馬力,揚帆遠航。
【責任編輯:張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