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保供看央企】中國石油產運儲銷貿各環節齊發力保冬供
【能源保供看央企】中國石油產運儲銷貿各環節齊發力保冬供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11-24
編者按:今年以來,受多種因素疊加影響,我國能源供應持續偏緊。近期,各中央企業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國資委、國家能源局工作要求,采取一系列扎實舉措保障電力熱力安全穩定供應,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11月20日起,今冬第三輪寒潮席卷我國大部分地區。為應對此次寒潮,中國石油在前一階段全力加大天然氣供應力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組織協調,產運儲銷貿各環節齊發力,積極增產增供國內各類天然氣資源,組織好海外資源平穩供應,努力拓展國外管道天然氣、液化天然氣(LNG)資源引進渠道,“聚氣八方”暖神州。
長慶油田天然氣年產量約占全國天然氣總產量的25%。面對今冬明春復雜嚴峻的保供形勢,為不斷增強冬季保供能力,長慶油田23個相關單位立下“軍令狀”,8000余名采氣人奮戰在冬供一線,六大提產措施齊頭并進,2萬多口氣井全力生產,日供氣能力不斷攀新高,以實際行動為千家萬戶溫暖過冬攢足“底氣”。截至11月11日,長慶油田今年已累計生產天然氣突破400億立方米,較去年提前半個月。
寒流襲來,從壯闊南疆到巴蜀大地,我國兩大300億立方米大氣區紅衣閃動,為冬季保供緊張忙碌。為應對新一輪寒潮,塔里木油田550余口天然氣井強勢發力,奮力沖“峰”,用滾滾“藍金”驅散冬寒。與此同時,油田上下結合生產形勢及下游用氣需求,在完成計劃的基礎上最大化保障氣藏開發效果,制定保供高峰方案,產量落實到區塊、單井和每日。西南油氣田按照“一方氣不少”的原則精心組織,充分發揮常規氣“壓艙石”作用、致密氣“新陣地”作用、頁巖氣“增長極”作用,做好老井穩產保效,最大化提升氣區生產能力。截至11月11日,西南油氣田今年天然氣產量突破300億立方米,同比增加30億立方米。
作為冬季保供的重要一環,煤層氣公司以“保民生、保重點、保穩定”為己任,全力保障山西、陜西兩省15個市縣區的冬季供應。為加強煤層氣的穩定供應,煤層氣公司持續強化儲層精細描述,以“一藏一方案、一層一設計”實現區塊高效開發。與此同時,大港油田、冀東油田大力開發的地熱能等清潔供暖項目也加入保供大軍,讓多地百姓感受到“石油溫暖”。從平均海拔3000米的柴達木盆地到冰天雪地的松遼平原,青海、大慶、遼河、新疆、吉林等油田也紛紛投入冬供保衛戰中。石油人迎難而上、擔當作為,細化落實各項寒潮應急防范措施,筑牢冬供防線。
國內各大氣田持續送暖的同時,海外氣也正源源不斷“漂洋過海”而來。在土庫曼斯坦,阿姆河項目正穩步開展新井鉆井、地面工程建設等工作,進行冬防保溫專項檢查,防止設備或管線的死角盲端發生凍堵。11月18日,滿載著LNG的“普拉奇”(PRACHI)號輪船穩穩地停靠在江蘇LNG接收站,為今冬天然氣資源再添“底氣”。國際事業公司召開口岸公司冬季保供動員部署視頻會,全力以赴提供進口資源保障。俄氣方面成功實現提前增供。LNG資源量方面,持續優化資源供應,以需求低月補需求高月。此外,做好應對寒潮、冷冬的預案和措施,保障LNG接卸工作的平穩運行。
【責任編輯: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