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聯合產業鏈突破5G共建共享關鍵技術
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聯合產業鏈突破5G共建共享關鍵技術

文章來源: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01-06
2022年1月5日,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聯合發布自主研發的共建共享區塊鏈調度平臺。
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先鋒代表和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引擎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已成為全球大國科技競爭的制高點和構筑國家競爭優勢的驅動力。共建共享快速解決了網絡重復建設、高成本、高能耗等問題,提升了資源的使用效率,形成了領先的網絡能力,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更是加快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大舉措。
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作為5G共建共享技術先行者和建設實踐者,自2019年簽訂5G網絡共建共享合作協議以來,雙方緊密合作、開拓進取、銳意創新、互利共贏,截至2021年10月,商用部署共建共享5G基站超60萬個,占全球已建5G基站數40%以上,建成了全球首個、規模最大的5G獨立組網(SA)共建共享網絡,實現了大規模產業化應用,同步推進了4G接入網共享,累計節省網絡建設投資超過2100億元,每年節約網絡運營成本200億元、節電超100億度、降低碳排放600萬噸,拉動了上下游產業鏈,引領了全球5G發展,推動了5G產業高質、健康、綠色發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兩個大型運營商開展5G全生命周期網絡共建共享屬全球首例,為全球電信行業提供了“中國經驗”。
5G共建共享推動過程中面臨一系列的難題和挑戰。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聯合中興通訊、華為技術、中信科、北京郵電大學等合作伙伴,開展了近10年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通過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項目解決了共建共享帶來的全球最高C波段大帶寬、高功率和高維計算復雜度、高功率射頻前端國產化關鍵自主器件、5G接入網超大規模組網和運營等一系列難題和挑戰,在5G共享技術、器件、設備、組網、運營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5G“一張物理網,兩張邏輯網,多張定制專網”的協同組網架構,實現了業務調度、網絡管理和運營協同。該項目取得了近500項授權發明專利,其中包括50多項PCT授權發明專利。項目組主導制定了12項國際標準、8項行業標準,獲得了2020年中國通信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通信行業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一等成果、GSMA全球移動大獎、GSMA 亞洲移動大獎、2021年“德國IF工業產品設計獎”。
2021年11月29日,中國通信學會在北京組織專家院士評價委員會對項目成果進行鑒定,認為5G共建共享實現了5G移動通信共建共享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加快了我國5G商用部署步伐,為全球共建共享網絡技術創新和發展起到了重要引領作用,填補了全球產業空白,取得了重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該項目成果總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部分創新成果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本次發布的共建共享區塊鏈調度平臺由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聯合研發,平臺打造聯合數據管理、聯合網絡規劃、聯合建設調度、聯合運營分析、聯合辦公協同五大應用,賦能共建、共享、共維、共優全流程。平臺全球首創了基于區塊鏈的跨運營商5G運營調度系統、跨運營商區塊鏈BaaS聯盟、跨運營商大數據無線網精準規劃三大創新,為共建共享各方建立了平等互信的基礎。
【責任編輯: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