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夢冬奧】兩個奧運 同樣精彩 圓夢冬奧背后的“聯通力量”
【筑夢冬奧】兩個奧運 同樣精彩 圓夢冬奧背后的“聯通力量”

文章來源: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03-14
【編者按】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是我國重要歷史節點的重大標志性活動。各參與承建冬奧項目的中央企業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國資委黨委和北京冬奧組委各項工作要求,按照“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圍繞如期辦賽目標,高質量高標準參與冬奧會籌辦建設及服務保障工作,為辦好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貢獻智慧和力量。
3月13日,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在“鳥巢”圓滿閉幕,中國體育代表團以18金20銀23銅取得了我國參加冬殘奧會的歷史最好成績。中國聯通作為賽場幕后的“國家隊”,為不同用戶提供了優質的通信服務和創新應用,收獲了來自各方的諸多好評。
轉播信號和現場圖片視頻的實時回傳,賽事的超高清直播,上萬名用戶在場館同時上網流暢不卡頓……聯通5G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創造了“更快、更穩、更強”的極致新體驗。
聯通工作人員巡檢通信設備
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唯一官方通信服務合作伙伴,中國聯通不斷深耕網絡建設和通信技術創新,為“智慧冬奧”“科技冬奧”“安全冬奧”打造了“大聯接”底座和智能引擎,以高標準、嚴要求、實舉措圓滿完成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各項通信保障任務。
超高清多視角觀賽背后的聯通“黑科技”
4K/8K超高清直播、子彈時間、360度自由視角觀賽……觀賽體驗有了質的變化,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屆的一大亮點。
由于絕大多數觀眾不能身臨現場感受冰雪運動的緊張感、沖擊感和震撼感,因此只能選擇通過電視或網絡直播的方式觀看,這給通信網絡帶來了極大的帶寬壓力。同時,用戶對視頻畫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從原來的標清、高清、超清逐步演變為4K和8K,然而4K/8K超高清直播的實現依賴高可靠、低時延、高密度的5G網絡。
據悉,為了滿足電視轉播商、賽事直播方和現場觀眾等各類用戶的用網需求,中國聯通在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兩地三賽區所有場館均部署了5G網絡,同時利用多種網絡創新技術,如“小區合并”“智能動態波束”“載波聚合”等,有效提升了小區容量和頻譜效率,實現了無線網絡的數據速率翻倍和5G網絡的無死角覆蓋。
不僅是場館,連接場館的道路也實現了5G網絡覆蓋。依托5G技術,中國聯通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單位在京張高鐵上打造了全世界首個5G超高清直播演播室,實現了超高清信號在時速350km/h的高鐵列車上長時間穩定傳輸。作為全球首例,中國聯通不僅為冰雪盛會的超高清視頻內容制作奠定了網絡根基,還完美詮釋了“科技冬奧”的深層內涵。
據了解,幾何級增加的視頻清晰度對傳送通路的要求越來越高,單路業務的速率也由270Mbps提升為48Gbps。光纖傳送作為無損的傳輸方式,優勢更加明顯。
為實現河北張家口至北京的視頻信號長距離傳送,中國聯通配置了視頻編解碼設備,支持標清至4K多種信號格式,其壓縮率高、時延短、帶寬可調的特點,滿足了賽事期間不同場館低帶寬、高性價比的視頻傳送需求,為用戶提供了高質量的地面有線傳輸。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聯通還建設了一張技術簡約先進、服務安全可靠、應用豐富精彩的冬奧智慧專網,并通過IPv6+的網絡切片技術,在同一張物理網絡上按業務類型劃分了不同的切片,每一“片”服務于不同應用場景。
4K/8K超高清直播對通信網絡質量要求極高,因此中國聯通在智慧冬奧專網上專門為超高清直播業務開辟了“快速通道”,實現了超高清直播清晰流暢不卡頓。
此外,通過使用中國聯通5G網絡切片,媒體人在場館隨時隨地享受到了可靠的、有保障的網絡資源,可將現場照片和視頻高質量地進行實時回傳。
對于觀眾來說,由于觀賽位置的局限性或者不能到達現場觀賽等因素,直接導致了觀賽視角的單一性,很難擁有沉浸式體驗。
據介紹,在本次賽事轉播中,中國聯通提供的5G回傳技術沖破了傳統有線傳輸的束縛,通過在特定范圍內布置高速移動性的高清攝像機,為廣大觀眾帶來了全新的、震撼的視覺效果。
多視角和自由視角為用戶觀賽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性,區別于以往由導播選擇視角進行切換,現在轉向由用戶自行選擇視角。自由視角還不局限于既定視角,而是能讓用戶360度自由觀看。
依托中國聯通高速的5G網絡,電視轉播商和賽事直播方為觀眾呈現了360度自由視角觀賽和子彈時間等極致觀感。
WiFi6“邂逅”冬奧擦出別樣火花
在精彩的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背后,科技創新已成為一張不可或缺的“名片”。
為了讓參賽人員享受到高品質的無線網絡,中國聯通在兩地三賽區共設置綜合布線端口17357個,建設超過1萬個WiFi6無線接入點,覆蓋了攝影點位、媒體工作間、頒獎廣場、休息區等各個角落,實測最高速率可達1.2Gbps。通過基于用戶的認證機制,賽區內所有無線覆蓋區域的用戶實現了無縫漫游。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大規模使用的Wi-Fi 6采用三頻16流設計,整機接入速率可達10.75Gbps,所有射頻均支持MU-MIMO(多用戶多入多出)、OFDMA(正交頻分多址)和空間復用技術,通過減少傳統協議中多用戶空口資源沖突及退避帶來的延時,提高了多用戶場景下語音、視頻等低延時應用的用戶體驗;內置射頻優化引擎,通過基于特征和協議的射頻優化,有效提升了無線部署中高密度接入、流媒體傳輸等場景的應用加速能力和質量保障效果;采用專業綠色低碳設計,通過創新性的逐包功率控制(PPC)技術,在確保報文能成功傳輸的前提下,動態調節AP設備和客戶端之間的雙向功率,達到減少設備能耗和延長移動終端待機時間的作用。
Wi-Fi 6通過一系列先進技術,實現了多用戶并發效率的改進,解決了奧運賽事場景環境復雜以及終端并發數高的難題。
此外,中國聯通還為注冊用戶群體提供了有線和無線Wi-Fi兩種接入方式的共享互聯網服務,為有專線需求的用戶在特定位置提供固定帶寬的互聯網接入服務,為有共享無線上網需求的用戶如OBS(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提供終端及啞終端的Wi-Fi接入+分配動態IP的共享無線上網業務服務。
這張強大的WiFi6網絡提供了高效、可靠的大規模數據傳送能力,成為保障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無線網絡穩定運轉的基礎。
聯通人筑起網絡安全防護“銅墻鐵壁”
為建立健全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通信網絡保障機制,中國聯通設立了冬奧通信技術運行指揮中心(TTOC),做到“三個賽區、一個標準、一點指揮”和 “一本臺賬對任務、一份清單對責任、一張圖表管流程、一個機制抓協同、一套指令作指揮”。
通過提升網絡自管理能力、網管調度能力和智能化服務能力,中國聯通實現了網絡巡檢“自動化”、場館資源“全生命周期”管控以及故障的快速定位和排除,為網絡的實時監測、運維效率的大幅提升以及指揮調度的快速響應打造了堅實底座。
保障工作能否形成體系,關鍵在機制;保障工作能否出色完成,關鍵在人。
從在新建場館里安裝第一部固話、第一根專線到開通第一個5G基站,無數聯通人齊心協力、攜手共進,為打造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不斷凝心聚力。
為高效支撐賽事通信保障工作,中國聯通精挑細選了1503位技術專家與骨干,組成42支一線通信技術保障團隊,直接為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神經系統”保駕護航。此外,中國聯通還組建了近5000人的通信運行保障團隊。賽事期間,中國聯通完成了數萬個業務部署,其中包括固定和移動通信、互聯網訪問、數據專線等在內的21項通信服務。詮釋了“數字信息基礎設施運營服務國家隊、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主力軍、數字技術融合創新排頭兵”的新定位,充分展現了“重要時刻從不缺席,重大事件從不錯過”的央企責任擔當。
【責任編輯: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