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賦能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大EPC工程建設
“黑科技”賦能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大EPC工程建設

文章來源: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03-18
2022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推進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突破供給約束堵點,依靠創新提高發展質量。作為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項目主力軍,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采用當前最先進的“黑科技”智慧技術,建造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大EPC工程——副中心160地塊項目,以科技創新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以智慧+賦能建筑智慧化,打造建筑“超級大腦”,實現工地數字化、精細化、智慧化管理。讓施工現場更安全、建筑品質更可控。
區塊鏈精細化工程信息管理系統可用于工作流和數據儲存管理,就像把每個文件設置屬于自己的“身份證”,所有數據一經存儲不能篡改,防止數據丟失,提高數據的及時性、真實性和安全性。系統中還內嵌專家庫,當項目發現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可根據專家特長在線掛“專家號”提請診斷,專家診斷后形成專項解決方案,為項目形成“電子病歷”,可為后續同類項目提供參考經驗,規避同類施工問題發生。該系統的應用,也實現建筑業在區塊鏈應用上“零”的突破。
該項目采用的智慧巡檢眼鏡設備融入了AI人臉識別技術,通過眼鏡捕捉畫面+后臺AI算法實現毫秒級別人臉檢測,可對地下室等密閉空間進行智慧監測,使地下施工檢查由過去的被動“監督”變為智能的主動“監控”,可對“人員、機械、物料、方法、環境”進行全方位實時監控,做到精準定位人員、遠程技術指導。
當前先進的物聯網技術也運用到了項目當中。技術人員通過BIM+傳感設備實現對高支模、深基坑、臨邊防護等重點部位的實時監控,及時發現工程現場深基坑以及周邊建筑物、管線等隱患。在塔吊、卸料平臺、外用電梯安裝傳感設備出現危險情況時及時作出反饋,實現了從被動監管向主動監管,事后監督向事前事中監督的雙轉變。
此外,該項目采用的BIM5D+智慧工地預警平臺系統可實時顯示多維度的監測數據,實時查看塔吊吊鉤監控畫面,實現塔吊運行狀態的多方位監控。一旦現場發現吊鉤隱患,一方面在現場語音告警提示塔吊設備操作人員規避風險,另一方面警告信息通過手機app自動推送給項目管理人員,管理人員根據預警信息督促現場施工人員進行整改,避免發生安全事故。
【責任編輯: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