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 央企行動】中建一局火線馳援上海規模最大方艙醫院
【抗擊疫情 央企行動】中建一局火線馳援上海規模最大方艙醫院

文章來源: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04-11
“中建一局350余名機電安裝工人已全部按照防疫要求集結到位,請指示。”
4月6日,在接到援建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改建方艙醫院項目任務的第一時間,中建一局立刻行動,成立指揮部,集結可調動的援建隊伍,以最快速度火線馳援。
4月7日,中國建筑一公司、安裝公司上海、浙江、江蘇等多個項目趕來的350余名管理人員、作業人員陸續進場,在完成多方協調后,迅速投入戰斗。建成后,這里將改建成為上海規模最大的方艙醫院,可提供超4萬張床位。
在此次援建中,中建一局建設團隊需要根據使用及設計要求增加部分管線設施,改變原有功能區域劃分,滿足方艙醫院對通風系統的“特殊要求”,全力以赴為方艙醫院上好最后一把“安全鎖”。此外,還需要在18小時內完成2號館千余張床位的風管安裝任務,加之超大鋼結構空間,施工難度較大。同時,方艙醫院建設為多專業交叉、重疊施工,為盡量避免班組之間交叉作業,且在工序之間留出合理時間間隔,形成流水作業,他們將“精益建造”貫穿此次援建全程,將通風管道、部件、配件、鋼制基礎、支吊架等盡可在生產加工車間預制成品、半成品,分批編號統計后運輸至作業現場進行拼裝,在現場分為組裝區,半成品區,成品區,安裝區,這樣不僅減少了人員集中的數量和頻次,有效降低感染和交叉感染的概率,也提高了施工速度與效率,為按時交付提供了有力保障。
“這是我第二次參與建設方艙醫院了,三年前,我援建過雷神山醫院,三年后,又來建設國家會展中心方艙醫院,意義重大,責任更大,我們一定帶頭發揚‘火雷精神’與中建一局先鋒精神,全心守滬,不講條件、不惜代價、組團攻堅,全力以赴為方艙醫院上好交付前的最后一把‘安全鎖’,堅決助力上海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在施工現場,項目負責人之一王萍說道。
在中建一局一公司援建國家會展中心方艙醫院的工人隊伍中,有一個10人組成的小班組,在工期緊張、交叉作業、要求嚴格的作業現場顯得格外得心應手,相互之間配合默契,動作精準,通風管的吊裝過程一氣呵成,然后迅速投入下一個工作當中。
“我們10個弟兄是戰過雷神山的!對隔離病房的要求和建造流程都很熟悉,也都知道方艙醫院就得爭分奪秒,既然趕過來了肯定是要發揮作用的!”宋松松是這只“特殊班組”的負責人,7號得到援建資格,他和同伴們一路南下,直奔虹橋,與他同時出發的還有河南安陽的老鄉,三年前的春天,他們也曾并肩作戰,在武漢雷神山醫院日夜奮戰,共同戰“疫”,最終贏來了武漢的春暖花開。
根據現場建設情況,項目團隊充分利用時間和空間的搭接,合理組織交叉作業,完成2號館大廳隔離區、三樓衛生間和輔助功能區約8000多平方米通風系統管線安裝工作。
中建一局始終將員工和廣大建設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牢牢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制定防疫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全力壓理念緊壓實各方責任,做到進場前48小時核酸檢測合格,施工過程中防疫到位,全力以赴為所有參建工人安心健康返程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