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06-02
近日,在興國永磁磁浮技術工程試驗線上,“興國號”磁浮列車不斷穿梭其中,中國中鐵旗下中鐵六院作為聯合體牽頭人承建的國內首條永磁磁懸浮空軌正在進行車輛調試。
圖為“興國號”穿梭在試驗線上
興國永磁磁浮技術工程試驗線是國內第一條永磁磁浮技術科研成果轉化的成品工程。磁浮列車“興國號”采用懸掛式單軌結構,設計時速80公里。試驗線正線全長約800米,均為高架線路,采用單線設計,并預留雙線條件及遠期運營條件。項目于2021年2月開始建設,預計于今年7月正式進入通車實驗階段。中國中鐵旗下中鐵寶橋承擔了全線軌道梁、立柱及道岔的制造、安裝、調試工作。
圖為“永豐站”效果圖
“興國號”最大特點是在世界上首次應用了永磁懸浮技術,使列車具有節能環保、非接觸式牽引、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噪音低,以及無磁污染等優勢明顯的特點,不僅適用于城市景區、商務中心、特色小鎮等常規環境,也能滿足沿江環湖、海邊高寒、荒漠等困難條件。
在外觀設計上,“興國號”磁浮列車車身由紅白相間的顏色組成,車頭兩側繪有56顆星星,象征從革命老區興國縣走出的56位開國將軍;車身噴涂的紅色火炬,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此外,項目原材料、技術都來自于江西這片紅色的土地——稀土產于江西、技術出自江西理工大學,因此這個項目又被稱為“紅軌”項目。
圖為江西興國一景
據了解,永磁磁懸浮空軌是繼常導磁懸浮、超導磁懸浮之后,發展的又一種新型軌道交通模式,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興國試驗線作為國內第一條永磁懸浮技術的應用示范,兼具科研創新性、挑戰性和示范性,探索了一種能夠適應復雜地形的中低運量品質化、個性化、智能化交通運輸方式,可與地鐵、輕軌互為補充。
【責任編輯: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