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滿能量 央企“不打烊”】“最強大腦”護航團圓路
【新春滿能量 央企“不打烊”】“最強大腦”護航團圓路

文章來源: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3-01-25
【編者按】新春佳節,萬家團圓。當人們紛紛踏上歸鄉路,與家人團聚之時,有一群人,他們選擇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用腳步丈量責任與擔當,用汗水澆灌使命與夢想,在萬家燈火背后,書寫央企人的大愛與忠誠。近日,國資委網站推出“新春滿能量 央企‘不打烊’”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航班即將降落,接機小組已到位。”農歷大年三十,在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機坪凌冽的寒風里,東航技術公司空客航線二分部班組長、放行工程師李偉,像往常一樣身著反光背心,手握對講機,通過電波向車間匯報接機信息。聽到對講機回復的“收到”,他暫時歇了口氣,耳畔又響起了一架一架飛機的轟鳴聲。
“今年春節,以前那個忙碌的機場又回來了,聽著發動機轟鳴不絕于耳,迎送南來北往的旅客回家,雖然不能在家里吃年夜飯,但也值了……”李偉的這番話,正是日均超3萬名春節堅守崗位的東航員工共同的心聲。據了解,除夕當天,東航共有3956名飛行員、7714名客艙服務人員、1899名空保人員、3913名機務人員、545名運行人員、6531名地面服務人員、8165名營銷和保障人員堅守崗位,護航團圓之旅。
“飛機醫生”護航大機隊,助力國產民機翱翔藍天
東航有一支規模排名全球前十的龐大機隊,機務是這支機隊背后不可或缺的“飛機醫生”。
2023年春運,東航計劃投入的客運座公里運力資源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87%,全國4000余名東航機務人員在春節守護著飛機的健康。航班量回暖意味著機務人員每人每天保障的航班架次從此前的四五架增至六七架甚至更多。在祖國大地的一處處機坪上,機務們頂著冬日的寒風,利用飛機短停和航前航后,完成繞機檢查、設備維護……從凌晨直到午夜。
位于東航主基地虹橋機場工作區附近的東航技術公司飛機維修部辦公室,這個春節期間始終被電話鈴聲環繞著。隨著飛機起降頻率的增加,需要做決策的工作也隨之增多:備機、調機、協調……堅守在崗的員工不斷地將電話接起,又在處理妥當后放下。
今年春運期間,東航技術公司還有個年輕的部門格外惹人關注。
距離人潮如織的虹橋航站樓一公里之外,東航技術公司虹橋機庫里,東航技術公司國產飛機維修部的機務工程師們正在為一架春運期間不載客飛行,卻吸引海內外無數目光的飛機而忙碌著。這是東航作為國產大飛機C919全球首發用戶所接收的首架機。
這架C919正進行密集的驗證飛行任務,為后續投入商業運行做好最后的準備。春節期間,驗證飛行航班出港前3小時,天還沒破曉,東航技術公司國產飛機維修部班組長王卿便帶著放行工程師許磊和擔負勤務任務的沈杰等同事到達停機位,繞機檢查、航前準備……他們干得一絲不茍。
“為保障國產民機,我們東航技術專門成立了國產飛機維修部,我們都從波音、空客等進口機型轉到了國機部。早前,我們已經開始保障國產支線客機ARJ21飛機的機務,現在開始服務C919,感覺國產大飛機在考慮民航機務工作的效率與便捷上,又比之前的支線客機更進一步了。”對王卿和同事們來說,國產民機這樣的成長,讓他們感到欣喜,更讓全體東航人的新春多了一份對C919商業運行的期待與憧憬。
春節7天計劃執行1.8萬班航班,“最強大腦”守護“平安春運”
除夕之夜,當全國人民開始倒計時,迎接兔年新春之際,東航運控中心OCC大廳依然燈火徹夜通明。墻上巨大的顯示屏上,實時記錄著當天航班運行情況、天氣情況等信息。與平時唯一的區別便是大廳里高高掛起的大紅燈籠和裝點在各處的新春擺件,這讓24小時值班的員工們感受到了過年的喜慶氛圍。
今年春運,東航航班量實現恢復性增長,相比去年同期旅客量增幅明顯。1月19日,除夕前2天,東航執行航班約2600班,運輸旅客26.6萬人次,達到節前出行最高峰。春節7天內,東航計劃執行航班約1.8萬班。平安春運的起落安妥背后,東航運控中心作為航空公司的“中樞神經”“最強大腦”,提供著關鍵支持。
大年初一清晨,東航運控中心飛行簽派部值班主任蔣克慶走進OCC大廳,開啟眼前5臺電腦的顯示屏,打開氣象平臺、航行通告、航班運行監控等系統,迅速進入了對航班整體把控和監測工作中。自蔣克慶2005年進入東航后,他記憶中的春節大多在OCC大廳度過。
“我們簽派值班最重要的是要有責任心。”盡管運控中心位于地面,但天上飛機的實時情況、各個機場的天氣狀況,以及區域性天氣、航路、機場、空管流量限制等運行要素,運控中心都得第一時間獲悉。蔣克慶時刻保持聚精會神的工作狀態,就連去洗手間都要找同事在席位上頂替,不允許自己錯過任何一處信息、漏聽一個電話。“我們必須隨時監測天氣、航行、特殊信息等變化,一旦有突發狀況發生,我們就要馬上做出判斷,迅速做出應急處置,確保航班運行平穩。”
兔年頭一天,同蔣克慶一起在OCC大廳值班的還有約17個部門、120余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把這一天當做平常日來對待,大家看著航班在齊心守護下飛起來、多起來,就實現了自己的價值。”蔣克慶如是說。
虹橋主基地最大候機區休息室煥新迎客,機場地面保障有條不紊
“您要深烘還是淺烘風味的豆子?”也是大年初一,當OCC大廳的屏幕上傳遞一則則信息,東航虹橋V23休息室吧臺則飄起了一縷縷咖啡香。咖啡師李杰微笑著向休憩候機的旅客詢問,然后挑豆、研磨、沖泡……一杯杯香氣四溢的手沖咖啡從他手中誕生。
剛剛完成改造、升級啟用的V23,不僅是東航在主基地虹橋機場面積最大、功能最全、服務最廣的一處候機區休息室,也在東航全國機場休息室中首家增添手沖咖啡服務。
在V23,東航還將綜合服務柜臺和“東航商城體驗專區”搬入這里。綜合服務柜臺集旅客問詢、改簽訂座、會員查詢、打印行程單等功能于一身,東航商城體驗專區則方便東航會員用積分消費心儀的東航文創產品、旅行實用物品。
新冠疫情暴發后,民航業面臨著嚴峻的沖擊和挑戰。盡管如此,優化旅客出行體驗,東航始終孜孜以求。東航及時變陣,變運行低谷期為設施改造窗口期,為長遠發展和更好服務旅客積蓄動能。“V23正是在這樣的初衷下進行了為期10個月的改造升級。”東航地服的V23休息室區域經理許盛露介紹,“春運期間,來休息室體驗的旅客也為餐食、照明、空間、設施等紛紛點贊。”
在東航地面服務部,還有一位19年未在家過春節的東航人——東航地服部虹橋旅客服務中心離港一分部高級副經理錢赟。大年夜這天,他穿梭于值機柜臺、登機口……帶領團隊同事隨時響應航班保障現場需要幫助的旅客。
春運期間,每天早上6點40分到8點是旅客出行高峰。這一個多小時里,虹橋機場會有將近6000名東航旅客,高峰期尤其需要地服人員主動關注旅客所需,幫助他們使用自助值機設備,及時退改簽……讓歸心似箭的旅客盡快成行。
“這些天航班量明顯升了,僅虹橋機場,就從疫情時的每天不到百班增加到現在的200多班。”錢赟笑呵呵地如數家珍,全不在意自己這段時間,每個工作日要連軸16個小時,走上3萬多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個春節,為行業復蘇深耕蓄能的東航人,正帶著喜悅,在不同工作崗位,響應廣大旅客的需求,服務人民群眾的美好航空出行,開啟高質量發展的新航程。
【責任編輯:俞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