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滿能量 央企“不打烊”】心與心的相聚就是幸福
【新春滿能量 央企“不打烊”】心與心的相聚就是幸福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3-01-27
【編者按】新春佳節,萬家團圓。當人們紛紛踏上歸鄉路,與家人團聚之時,有一群人,他們選擇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用腳步丈量責任與擔當,用汗水澆灌使命與夢想,在萬家燈火背后,書寫央企人的大愛與忠誠。近日,國資委網站推出“新春滿能量 央企‘不打烊’”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你們剛從北京來,那邊暖氣熱嗎?”這是駱興龍見到北京來的同事的第一句話。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臉上的表情才放松下來。
駱興龍是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輪南油氣儲運中心黨總支副書記,他工作的西氣東輸第一站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一些老工人記得,這里之前就是一片荒漠,近些年,隨著石油人的增多,才逐漸有了人煙。
西氣東輸第一站是我國西氣東輸工程的首站,自2004年投運以來,該站將來自塔里木油田28個油氣田的天然氣集中計量外輸,年輸氣能力達400億立方米,惠及4億百姓。
春節正是供暖用氣高峰期,站內的任務也比平日繁重。因此,每年春節假期,都要有大半的員工在崗值守。
西氣東輸第一站的儲運中心一共有429名員工,這個春節,有280人在崗。
仍在實習階段的張雅慧,到站工作才1個半月,春節也留了下來。作為“油二代”的她至今仍記得,小時候,每到過年,媽媽就打電話叮囑她:“你跟爺爺奶奶過年,等你把手指、腳趾數完了,我和你爸就回去了。”可往往,手腳數了無數次,爸媽還是沒回來。如今,她自己也成了石油工人,更能體會“油娃”們盼父母回家的心,于是主動請纓:“我還沒成家,沒牽掛,我留下,讓有孩子的同事回去過年吧。”
HSE工程師張曉莉,是西氣東輸第一站最早的員工之一,今年是她在崗過的第10個春節。在將要跨年倒計時的時候,張曉莉專門給家里的兒子打去電話,在線上共度辭舊迎新的溫馨時刻。被問及未能回家的感受,她說,心與心的相聚就是幸福。安全工作出不得絲毫差錯,春節是特殊時段,我必須在。
剛結婚不到兩年的維族小伙吐遜·托乎提,家就在距離輸氣站不到200公里庫爾勒,來這里工作5年,春節只回去過一次。被問到妻子會抱怨嗎,他靦腆一笑,“工作特殊,她一直理解和支持我的。”
來自東北的梁士佳,已經有6年沒回去過年了。他說,生產不能停,總得有人在,誰背后不是一個家庭呢?我在這,就有其他家庭可以團聚。
“你家是哪的?”這個問題,得到的答案各不相同。
“陜西省乾縣。”“四川省資中縣。”“青海省湟中縣。”“山東省陽谷縣。”……
280名員工,280個方位。
一名青澀的實習生,不知道怎么描述自己家的位置,只能用手指了指東南,“大概在那個方向。”
除夕夜,該站留守的員工一起包了餃子。因為來自不同的地方,風俗不同,口味也不同,甚至食堂大師傅剁餡的時候,他們還要趕緊問問有沒有自己家鄉的。
“我們的員工來自全國各地,有很多不同,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站好崗、供好氣,保障人民群眾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輪南油氣儲運中心黨總支書記常桂川說。
輸氣站值班室墻上的掛鐘顯示00:00,農歷2023年正式到來。守在電腦前的駱興龍計算了一下,除夕當天,該站共輸送天然氣7326萬立方米。他能想象,此時,千里之外自己的家里也是暖意融融。
【責任編輯:俞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