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3-02-17
2月15日,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我國首個甲醇制氫加氫一體站投用。該站由中石化燃料油公司大連盛港油氣氫電服“五位一體”綜合加能站升級而來,每天可產出1000公斤99.999%高純度氫氣。該制氫裝置占地面積小、項目建設周期短,生產過程綠色環保,綜合考慮制、儲、運成本,相比加氫站傳統用氫方式,成本可降低20%以上,將成為我國低成本加氫站的示范樣本,引領我國氫能產業發展。
甲醇制氫是制氫的一種技術路線。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甲醇生產國,占全球甲醇產能的60%,甲醇來源豐富、成本低廉,常溫常壓下作為液體便于儲存和運輸。與工業制氫等其他制氫方式相比,甲醇制氫能耗低且成本較低。
當前,氫氣的儲存和運輸是制約氫能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我國加氫站主要依靠長管拖車進行運輸,受設備影響造成氫氣運輸能力低、成本高、裝卸時間長且綜合能效低。中國石化甲醇現場制氫項目提供了一個可行的“解題之策”。
該座站內甲醇制氫加氫裝置產氫能力為每小時500標準立方米,建設采用“撬塊化建站模式”,場地利用率為全國最高,主體裝置占地僅64平方米,而同等制氫規模的傳統設備占地面積超500平方米,項目布局方便且建設周期短,有利于推廣復制。同時,由于甲醇成本較低,且運輸更加方便、經濟,站內制氫加氫降低了儲氫能力的要求,綜合考慮制、儲、運成本,項目用氫成本大幅度降低。該制氫裝置占地面積小、項目建設周期短,生產過程綠色環保,綜合考慮制、儲、運成本,
中國石化燃料油銷售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石化甲醇制氫加氫一體站的正式運營,證明了分布式甲醇制氫是我國加氫站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為我國氫能產業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綠色智能、集約高效的“石化方案”,將對降低氫氣成本、大規模推廣應用具有積極貢獻。
近年來,中國石化致力于打造中國第一氫能公司,引領我國氫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聚焦氫能交通和綠氫煉化兩大領域,大力發展氫能一體化業務。氫能交通方面,在全國先后建成9個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加快加氫站布局,建設和運營加氫站數量居全球首位;綠氫煉化方面,啟動我國首個萬噸級光伏綠氫示范項目——中國石化新疆庫車綠氫示范項目,首套自主研發的兆瓦級PEM電解水制氫裝置在燕山石化成功投產。
【責任編輯:俞昭君】